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竹山县:代表问 部门答 田间地头办建议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08 14:27   [收藏] [打印] [关闭]

7月29日,竹山县溢水镇的田间地头,一场特别的“代表建议办理征求意见会”火热开场。竹山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形式,组织9名提出相关建议的县人大代表,会同县政府办、交通、林业、水利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一线解题团”,直奔2025年代表行动中反映强烈的产业路梗阻、水利配套短板等现场,现场问诊、一线解题。

在涧沟村乔氏渔业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满塘活鱼欢腾跳跃。负责人乔青周却愁眉紧锁,指着连接基地的1公里狭窄泥路,向代表和部门倒起了苦水。“雨季鱼价越高,路况越烂,车上不去,鱼出不来,眼睁睁看着好行情、好收成打水漂!”他算了一笔细账,频繁的小车转运,人工、油费翻倍不说,鱼的损耗率更是直线飙升,每年损失几十万。代表提出的关于修建产业路的建议正是由此而来。

“这条路的硬化改造刻不容缓!我们前期已勘测过,建议采用‘政府主导+部门补贴+企业参与’的共建模式,政府承担路基拓宽、路面硬化等主体工程,交通部门按政策足额补贴资金,企业按受益比例分担部分费用。”交通局负责人的回应直接而具体。

转场至连绵苍翠的油茶基地。谭绍荣代表望着这片她带领乡亲们开垦的2000多亩油茶林,自豪中带着忧虑。“这可是周边30多户乡亲的‘命根子’,榨出的茶油都卖到了大城市。但最怕旱情,关键期没水浇灌,好油减产,品质也难保!”

县林业局接棒回应,表示将结合落实《竹山县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在油茶示范园建设、技术培训、产业路配套、水利灌溉设施等方面,给予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

这场弥漫着泥土和茶油清香的现场会,打破了“文来文往”的传统模式。代表们围绕办理方案继续追问,各部门负责人坦诚回应,能定的事,当场拍板马上干;需研究的,明确研究路径和答复时限;有疑虑的,耐心细致讲通讲透。

“把建议办理会开到一线,就是要让大家带着问题现场看、带着责任当面议、带着方案即时定。”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德彬在现场总结时强调,“这既是深化‘两个联系’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代表建议从‘纸面答复’走向‘地面见效’的创新举措。”他表示,竹山县人大将坚持结果导向,实行全流程跟踪问效,用实实在在的变化回应代表和群众的期盼。(赵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