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土关垭镇人大代表履职助力结出“科技金果”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14 10:36   [收藏] [打印] [关闭]

盛夏时节,土关垭镇四方山村茗果梨园内,圆润饱满的梨子缀满枝头,游客穿梭其中笑语盈盈。这座由昔日待开发土地蝶变而来的“致富园”,不仅承载着果农丰收的喜悦,更凝结着土关垭镇人大在科技兴农与产业富民道路上的坚实足迹。

聚力科技兴农,代表履职架起“创新桥”。自茗果梨园作为省农科院“三新”示范项目落地伊始,镇人大便敏锐聚焦其蕴含的科技动能与发展潜力。为加速“双臂顺行式”棚架技术、优质“酥脆1号”品种等核心成果在本地“落地生根”,人大代表们化身科技惠农的“桥梁纽带”。代表联络站内,农业技术推广座谈会频频召开,代表们组织果农参与系统培训,确保尖端技术“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镇人大代表郭信波,凭借其农业专长,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协助解决种植技术瓶颈,成为果农口中的“贴心顾问”。在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下,这项曾获湖北省“专利金奖”的先进技术顺利转化为梨园90%以上的优质果率,科技真正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有力杠杆。

聚焦产业生态,人大监督筑牢“绿色链”。梨园“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处处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智慧。镇人大将此作为监督支持重点,组织代表开展专项视察调研5次,实地查看林下套种蔬菜、豆类及鸡鹅放养实况,确保生态理念落到实处。针对梨园发展中的现实需求,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土关垭镇政府整合资源,为园区配套完善了节水灌溉设施,协调解决产业道路升级等关键问题,累计争取政策资金支持10余万元,为生态模式顺畅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代表们持续关注绿色产业链延伸,推动梨园与周边农家乐、民宿有效联动,助力“观光、采摘、休闲”一体化乡村旅游链条日趋成熟。

心系富民增收,平台优势拓宽“共富路”。梨园蓬勃发展的背后,是镇人大对农民增收致富的深切关注。代表们将梨园作为重要履职联系点,通过定期走访、座谈,精准收集并反映村民就业需求,督促相关用工政策落实。开园当日,20余名村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梨园不仅成为他们稳定的就业平台,更是掌握现代农技的“田间课堂”。人大力量持续聚焦产业富民效应,依托代表广泛联系优势,积极为梨园优质产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大力宣传推广梨园带动模式。负责人姜家生欣喜表示:“在镇人大多方协调支持下,今年初挂果便预计可达两万斤,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全程护航与倾力相助。”

从科技新苗破土而出,到如今满园硕果飘香,土关垭镇人大始终与富民产业同频共振。代表们深入一线的身影、务实精准的建言、锲而不舍的推动,将人大制度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劲动能。每一颗挂满枝头的甘甜梨子,都是科技、生态与代表为民情怀交融的结晶,共同描绘着土关垭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动人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