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土关垭镇人大以“代表之为”护“安乐清波”绘就流域治理新画卷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20 11:43   [收藏] [打印] [关闭]

在丹江口市土关垭镇安乐河流域,一场由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的生态守护行动正扎实推进。土关垭镇人大紧扣“党建引领生态治理”主线,将代表履职融入流域治理各环节,以“监督+参与+带动”三维发力,为安乐河“水清、岸绿、景美”注入人大动能。

织密监督网络让治理效能从“松散”到“闭环”。土关垭镇人大立足“五级流域治理组织体系”,组建由23名市、镇人大代表参与的“流域治理监督专班”,聚焦污水管网建设、微动力处理设施运行等关键项目,开展“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评议”。代表们沿着安乐河干流及10条支沟,逐段检查“三黑两灰”收集处理情况,针对龙家河村管网埋设深度不足、杜家湾村湿地净化效果不佳等问题,形成《流域治理整改清单》,推动镇政府及相关部门限期整改,确保“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落地见效。结合“六无乡村”创建,代表们全程参与“红黑榜”评议机制,对农户污水乱排、垃圾乱堆等行为现场监督劝导,推动村级建立“随手拍得积分”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截至目前,代表们累计提出流域治理相关建议18条,推动完成岸坡整治3公里、修复破损管网1.2公里,让监督真正成为守护碧水的“安全阀”。

激活代表动能让履职行动从“会场”到“现场”。“这条支沟的垃圾要及时清运,不然雨天容易堵塞河道。”市人大代表、龙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每周都会带着“代表履职手册”,沿责任河段巡查记录。土关垭镇人大推行“代表护水责任段”制度,将47名代表划分至7个村的流域片区,明确“巡查、反馈、督办”职责,实现“每条支沟有代表、每个河段有监督”。代表们不仅是监督员,更是治理参与者。在龙家河村污水管网改造中,镇人大代表杨祥树发挥施工经验优势,全程参与项目监督,提出“增设检修井”“优化管网坡度”等建议6条,被施工方全部采纳;“农大嫂”护水队中的3名人大代表带头清理河道垃圾、落实垃圾分类,带动200余户村民主动接入污水管网。今年以来,代表们累计参与“守水护水”志愿服务33次,用“脚底板”丈量责任,以“铁肩膀”扛起担当。

凝聚共治合力让群众参与从“被动”到“主动”。土关垭镇人大创新“院场会+代表议事”模式,组织代表深入村组,围绕“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处理”等议题召开听证会12场,收集群众意见46条。针对村民反映的“微动力处理设施运维难”问题,代表们牵头协调镇农办、环保站与专业公司对接,建立“村级管护+镇级监管”机制,确保设施稳定运行。将“积分制”与代表履职相结合,土关垭镇人大推动制定《环境卫生考评办法》,代表们参与每月“六无农户”评选,对表现优秀的家庭授予“生态示范户”牌匾并协助兑换积分奖品。通过“代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龙家河村实现“家家户户有人护水”,安乐河流域沿线逐步形成“小河清护大河净”的共识,人大代表成为连接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如今,漫步安乐河畔,清水潺潺、绿意盎然。土关垭镇人大将持续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指引,让代表履职始终跟着问题走、贴着民心干,为流域治理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让“武当第一关”的碧水清波永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