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长阳自治县:代表助力引水入云端智能泵站解民千年“渴”
在鄂西南武陵山深处,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天池口村,这个名字里带着“水灵灵”期许的土家村寨,曾经被千百年来的吃水难深深羁绊。历届人大代表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凭借着接续改水不停歇的韧劲,如今,一泓清水流进了家家户户,天池口彻底告别了“水困”的历史。
1997年,曾被誉为“当代愚公”的覃遵凤挺身而出,仅凭一身孤勇和惊人毅力,向巍巍大山发起挑战,用三年时间独自向坚硬的山腹掘进210米,从岩石中掏出近千方土石,引入山泉缓解周边三个农户的饮水之困。“当时也是想到我们这里都没得水吃,要背水吃、挑水吃,就动了挖水的念想,但是挖出来的水又只供得了我们几个户。”覃遵凤回忆道。
杯水车薪,一处水源缓解不了全村用水需求。2014年当地启动饮水改造工程,时任镇人大代表田太奇与村民一道攀悬崖、钻密林从隔壁水连村的峭壁间找到一处水源,采用人工+绞磨等传统施工方式架设飞线、铺设管道,镇村合力耗时9个月建成了宜昌仅有的一条“空中红旗渠”,初步解决了村民的基本用水需求。但一旦遇上短期干旱,就会水源不足,用水问题仍面临挑战。“以前吃水蛮困难,算得上是靠天吃水。”村民田羽林感慨。
2018年,田蓉、田太奇等时任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提出《关于修建泵站从清江泵水解决天池口村饮水难的建议》,得到资丘镇人民政府重视,经过多方筹集资金,同年村里修建了第一座泵站,从山脚下的清江泵水,但由于电压不稳、泵站设备问题等诸多原因造成供水时断时续,天池口村的缺水问题依然存在。“落差大,抽水效率很低。”自治县人大代表田建明无奈地表示。
经过4届人大代表的持续跟进,面对困境,资丘镇将解决天池口村饮水问题列为“头号民生工程”,一场彻底告别缺水历史的攻坚战就此打响。镇村两级在县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实地勘察、检测,天池口村通过更新泵站设施提升抽水效能,同步建立起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监督的“水费收缴+专人管护+定期检修”长效机制。“针对天池口村反映的因水源缺水而用水难的问题,立行立改,把决策权交给群众。”资丘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王宇奇介绍,通过规范水费收缴,制定水源管护制度,定期对水源工程进行维修养护,确保群众有长期且稳定的水源供给。
“现在只要在手机上点启动,就发信号到泵站那里去了,只要八秒,八秒钟水就来了!”田建明代表一边操作供水系统一边介绍。如今,天池口村已配备了智能化控制系统,新泵站矗立河边,清泉入户,润泽民心。“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洪水季节,都不缺水了,七十几岁才算真正吃上了很好的水。”资丘镇天池口村村民田太奇满脸开心。
天池口村因为“水”的转变带来了生活之变、民心之聚、发展之兴。清流汇入乡村振兴的大潮,成为希望的幸福之源。(田亚敏 黄文胜 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