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盐池河镇人大以“小切口”凸显“大民生”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20 11:21   [收藏] [打印] [关闭]

盐池河镇地处山区,镇中心只有一条主干道,道路极其狭窄。每到山货采收的季节,居民就把香菇、木耳晾晒路上,导致车辆行人无法通行,给镇上居民农户带来诸多困扰。现在好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这受益于今年3月份的盐池河镇人大在代表行动中主动担当作为,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转化为镇政府“一镇街一实事”计划,建成全镇首个农特产品干货集中加工车间。

代表行动察民情,走访入户聚民意。盐池河镇人口比较集中,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少,当地农民长期以来主要靠种植香菇、木耳增收致富,镇上唯一的主干道盐池路成为土特产品晾晒、筛选公共区域,也是周边居民出行和企事业单位上下班的必经之路。由于农特产品的晾晒导致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突出、环境卫生堪忧,不仅严重影响镇容镇貌,也困扰着本地群众的生活。这一顽疾,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盐池河镇人大积极行动,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时刻放在心头,组织人大代表们深入实地勘察,与当地居民开展座谈交流,听取群众呼声,形成具体的意见建议。

场院座谈集民智,形成合力解民忧。根据前期的走访调研,人大代表联合政府工作人员与当地的居民企业座谈,建议采用“腾笼换鸟”的方法。一是“腾”出闲置国有土地。把集镇原棚户区改造地块那块闲置的700平方米国有土地,政府“无偿”拿出来使用,建设标准化农特产品加工车间。二是引“鸟”合作共赢,镇上有农特产品经营大户有需求,自愿“垫资”把车间建起来,解决自身的农特产品加工需要,同时也可以满足附近农户加工的需要,这样可以避免农户在公路上晾晒。三是惠企利民。该农特产品大户需要把可以把附近居民散货进行收购加工,统一标准,统一包装,提升农特产品的附加值,企业扩大生产了经营规模,又为周围农户香菇、木耳打开销售渠道,带动了当地居民发家致富,可谓一举多得。

监督交办惠民生,加工车间暖民心。《关于盐池河镇盐池湾村晾晒车间建设的意见建议》,在盐池河镇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上郑重提出。该建议被镇人大主席团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7月,盐池河镇农特产品干货初加工车间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干货加工车间为三层标准化厂房,共15间烘干区域,配备楼梯间、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每月人大代表都会组织视察,查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并对附属工程院墙、地坪硬化、化粪池、排水沟、道路、化等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确保这项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干货加工车间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扎扎实实的民生工程,既啃下了占道晾晒的硬骨头,又给特色产业安了家,更让老百姓得了便利、实惠。后续盐池河镇人大将继续紧盯附属工程进度和质量,让“烦心路”变“安心路”,让“晒香菇”变“晒幸福”!(戴隆浩 田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