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以人大之责凝聚禁毒合力 用代表之力织密防毒网络
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基层则是禁毒防线的“最后一公里”。襄州区龙王镇人大始终将禁毒工作作为民生监督重点领域,立足“监督推动、代表行动、共治共享”三大维度,既当禁毒工作的“监督员”,又做政策宣传的“传声筒”,更成联结群众的“连心桥”,以人大担当为基层禁毒筑牢坚实屏障。
一、监督“硬约束”:让禁毒责任从“纸面”落到“地面”
禁毒成效的关键,在于责任落实是否到位。镇人大将禁毒工作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计划,通过“听、查、访、评”组合拳,推动职能部门守土尽责。
今年以来,镇人大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先后3次听取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禁毒工作汇报,重点围绕“吸毒人员管控、禁毒宣传教育、涉毒线索排查”等核心环节开展质询。针对代表提出的“部分偏远村组禁毒宣传覆盖不足”“新型毒品伪装识别需加强专业培训”等问题,监督小组深入湖沿村、孙庙村等12个村(社区)实地走访,查阅禁毒台账40余份,与村干部、网格员座谈20余次,明确要求职能部门“每月更新吸毒人员动态档案”“每季度开展针对性禁毒培训”“重点区域宣传覆盖率年底前达100%”。
二、代表“强行动”:让禁毒声音从“会场”传到“心坎”
龙王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禁毒宣传融入代表履职全过程,让代表成为基层禁毒的“主力军”。
今年6月,镇人大启动“代表助力禁毒行”主题活动,组织87名区、镇人大代表分组包片,化身“禁毒宣传员”“线索情报员”“帮扶联络员”。在湖沿村入户宣传中,镇人大代表、禁毒社工结合职业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及伪装手段,重点剖析了“跳跳糖”“邮票”等新型毒品的隐蔽性,提醒村民警惕“零食诱惑”“网络交友”等涉毒陷阱。并结合真实案例,讲述了毒品对家庭经济、亲子关系的致命打击。区人大代表、龙王中学教师陈志琴则把禁毒课堂搬进校园,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禁毒承诺书”签订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200余户家庭参与禁毒。镇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
三、共治“聚合力”:让禁毒防线从“单一”转向“多元”
禁毒不是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大合唱”。镇人大注重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责、人大监督、代表参与、群众支持”的共治格局。
一方面,镇人大推动建立“部门联动+代表参与”的协同机制。例如,联合镇司法所开展“禁毒普法进集市”活动,组织代表与律师现场解答群众关于“种植罂粟违法”“容留他人吸毒量刑”等法律问题;推动镇团委、妇联将禁毒宣传融入“青年夜校”“巾帼大宣讲”,针对青少年、妇女等重点群体定制宣传内容。另一方面,鼓励村(社区)将禁毒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互相监督。
从“入户宣传”到“法治监督”,从“代表行动”到“全民参与”,龙王镇人大正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让禁毒防线在基层越扎越牢。龙王镇人大主席刘长江表示:“禁毒是一场持久战,人大必须始终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群众同心,用监督的力度、代表的温度、共治的广度,为乡村振兴守护一片‘无毒净土’。”(张不凡 张佩佩 姚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