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团风县杜皮乡人大代表小组助力农文旅融合 红色研学产业焕新机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9-09 10:51   [收藏] [打印] [关闭]

团风县杜皮乡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聚焦文旅融合发展主题,充分发挥代表小组在支点建设中的桥梁纽带和监督协助作用,特别是杜皮咀代表小组在协助招引湖北九云归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推动红色研学产业发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路径。

一、深入调研,盘活资源促融合

团风县杜皮乡代表小组积极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挖掘杜皮乡丰富的红色资源禀赋。杜皮乡是鄂东革命策源地、抗日五大队成立地、原黄冈中心县委所在地,拥有方毅、刘西尧、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斗争史迹。代表们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史料,系统梳理了以“两塆两馆两基地一校一街一库一旧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体系,包括原中共黄冈中心县委旧址、黄冈革命烈士陵园、杜皮乡委党校、“三同”教育基地等。

同时,代表小组主动对接湖北九云归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详细考察其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运营模式。代表们发现,该公司在项目策划、市场运营、课程开发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其成功经验与杜皮乡的红色文化、绿色产业(如茶叶、中药材)以及“红色教育研学区”发展定位具有高度的契合点。代表小组提出了将九云归公司的市场经验与杜皮红色资源深度融合的建议,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准查摆,汇聚民智提质效

代表小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着力提升研学基地的服务质量和体验水平。

广泛征集民意: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以及湾组恳谈会等形式,组织代表深入村民、商户、潜在游客群体中,面对面听取关于红色研学发展的意见建议。同时,通过微信群等线上渠道扩大征集范围。代表们重点关注了研学基地的内部道路通行条件、运动活动场所的设施状况、住宿接待能力以及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性等方面。

聚焦突出问题:通过梳理,代表小组发现基地内部道路需提档升级以满足团队出行安全与便捷需求;运动场所设施老旧需改造以丰富研学实践活动;住宿条件较为简陋需提升以承载更大人流;本地特色的红色主题教育课程深度与体系化不足。代表们将这些问题详细记录,及时向上反馈。

推动方案优化:针对收集到的意见,代表小组建议对入园道路及内部环线进行硬化拓宽;规划建设集军事训练、拓展活动、体育比赛于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对现有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进行统一标准改造提升;深度挖掘本地革命历史,开发一系列具有杜皮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式红色主题教育课程。

三、聚力破解,监督落实促发展

代表小组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更致力于推动问题的解决,通过多种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保障红色研学项目高效推进。

强化监督推动:将红色研学基地建设项目纳入人大代表重点监督事项,对标杜皮乡人大在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中“突出结果导向紧盯施工进度”的做法,定期组织代表对道路改造、场所建设、住宿提升等工程进度进行视察检查,现场翻看项目日志,协调解决困难,确保问题不过夜,建设不走样。

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扮演“政府+企业+群众”的联络员角色。向企业精准传达政策要求和群众期盼,向政府反馈企业诉求和运营难点,向群众解释项目规划和长远效益,特别是在土地流转、房屋租赁、村民参与务工等方面做好协调沟通,化解矛盾纠纷,凝聚发展共识,形成了“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

助力优化环境:积极呼吁并督促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金牌店小二”服务理念,在项目审批、配套设施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为九云归公司在杜皮的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通过杜皮咀代表小组的不懈努力,湖北九云归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红色研学基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本地红色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效果增强,吸引了更多研学团队和游客前来杜皮乡,有效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为杜皮乡“三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团风县杜皮乡人大及其代表小组的实践表明,唯有扎根基层、深入调研、精准监督、聚力破难,才能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落到实处。(王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