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州龙王镇人大代表“齐上阵” 筑牢秋季秸秆禁烧“防火墙”
眼下即将秋季秸秆禁烧,襄州区龙王镇人大代表积极响应上级部署,以“宣传+监督+服务”三位一体深度参与禁烧工作,全力守护辖区蓝天白云,让秸秆禁烧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一、多维度宣传筑牢宣传防线
龙王镇96名人大代表化身“政策宣传员”,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线下通过宣传车全镇巡查、悬挂禁烧横幅100余条、村广播每日循环播放禁烧宣传,并组织代表逐户发放《禁烧公开信》,确保政策覆盖全镇农户。镇农机部门对全镇和外来跨区机手签订控茬作业承诺书,确保留茬高度,降低焚烧风险。线上则依托各村组微信群实时推送焚烧危害案例、天气预警信息,同步转发《秸秆禁烧》短视频,形成“指尖上的宣传阵地”,进一步扩大宣传氛围。
二、精准巡查织密焚烧监管网
针对秋季禁烧特点,代表们实施网格化责任包保,将全镇划分为6个巡查片区,每个片区由所在片区代表牵头,联合村组干部组成3~5人巡查小组。重点加强对雨前、傍晚等焚烧高发时段,以及国道沿线、村庄周边等敏感区域的巡查频次,巡查时长超8小时。
在科技赋能方面,代表们依托蓝天卫士监控系统,结合无人机巡飞,实现“空中+地面”双重监管。同时借助“蓝天卫士”监控系统与无人机巡飞,对焚烧隐患实现“早发现、快处置”。同时建立重点巡查台账,“一对一”盯防,通过签订承诺书、定期回访等方式降低焚烧风险。
三、创新机制推动资源化利用
龙王镇人大代表们主动担当,通过政企合作破解秸秆禁烧难题。六届区代表涂化平牵线搭桥,促成与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在全镇建立2个秸秆收储点,以每吨保底价120元的价格收购秸秆用于生物发电,预计可消化全镇30%的秸秆,为农户增收,为秸秆禁烧解难。
针对分散种植户的实际困难,代表们协调农机社会化服务,引入8台秸秆打捆机,在秋收高峰期提供“收割-打捆-清运”一站式服务,解决缺乏劳动力家庭的秸秆处理难题。同时推广“秸秆+养殖”模式,帮助2家养殖合作社达成长期收购协议,实现秸秆回收利用。
龙王镇人大主席刘长江表示:下一步,镇人大将推动建立秸秆禁烧长效机制,在秋季秸秆禁烧中实现“零火点”,全面彰显人大代表的担当,成功探索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实现基层治理有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