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竹山县:人大代表下沉一线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9-17 14:29   [收藏] [打印] [关闭]

在鄂西北竹山县,一场由人大代表唱主角的服务实体经济“攻坚战”正酣。他们走出会场、沉入一线,在工厂车间、项目现场、田间地头精准把脉、倾力解难,以“硬核”担当激活了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人大动能”。

代表牵线引“活水”

区域协同发展,人大代表是天然的桥梁纽带。上庸镇人大代表李容、靖勇敏锐捕捉本地水资源和文旅产业发展潜力,主动“走出去”,精心策划对接襄州区考察活动。

在胜寰集团桃花源饮品有限公司,李容代表举起一瓶源自圣水湖40米深处的富硒矿泉水,向考察组详述其核心竞争力:“这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她全程引导考察团观摩智能化生产线,倾力为本土产业“代言”。在千绣花海景区,靖勇代表则聚焦文旅运营痛点,与襄州同行深入切磋淡旺季管理、品牌联动之道。

考察结束是合作起点。两位代表全程参与后续洽谈,推动实质性成果落地:胜寰矿泉水成功对接襄州商贸物流网络,千绣花海与襄州景区携手共建精品旅游线路。“代表就要为群众拓渠道、为乡镇谋机遇,合作落地才是真担当。”李容代表的话语掷地有声。这场由代表牵线的“破壁”之旅,为两地产业互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线纾困织“金”线

服务企业,精准是生命线。溢水镇人大代表将履职阵地前移到企业最需处,“听心声、送政策、解难题”成为常态。

“旱情影响用水吗?”“产业路卡点在哪?”——乔氏渔业基地内,代表的问题直击要害。企业主乔青周坦言困境后,镇人大迅速联动部门:抗旱蓄水池十日建成,三公里产业路拓宽工程当月动工。“水畅路通,扩产项目火速上马,年产值冲刺三千万!”乔青周信心满满。

在东川村金线莲基地,代表们不仅关注种植规模,更细究“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连夜修订协议确保农户分红占比不低于60%。在东川产业园,代表依托华家湾村联络站打造“政策直通群”,推送惠企政策23条;聚焦农产品加工、新材料链条精准建言招商,三个月吸引三家配套企业落地,一条鹿茸初加工线已试产运行。

“呦呦鹿鸣”响竹山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竹山人大代表以创新视野,为乡村开辟特色产业“新蓝海”。

擂鼓镇腰庄村梅花鹿基地的勃勃生机,源于一场跨越千里的“引鹿行动”。2023年,县人大代表周清荣、赵斌四赴东北考察,联合返乡能人钟涛,克服困难引进梅花鹿特色养殖。代表工作组全程护航:协调林地、争取贷款。如今基地存栏超300头,“鹿经济”跻身县级重点产业链。“耐粗饲、成本低,浑身是宝!”钟涛介绍,鹿茸、鹿血酒等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基地二期深加工生产线年底投产,同步开发观光研学,“养殖+加工+文旅”融合模式让产业增值翻番。

在溢水东川村,代表则推动金线莲林下套种,亩均效益提升40%,更促成与药企签订原料订单,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让林下“金线”真正织就致富图景。

当代表的身影穿梭在区域协作的洽谈桌前,当务实的建议精准滴灌至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当远见的谋划为乡村引来“鹿鸣呦呦”的新产业——竹山县各级人大代表躬身一线,以“联络员”架桥铺路,以“实干家”精准把脉,以“领路人”引育新业,多重角色的淬炼,丈量出服务发展的广度,刻写下富民强企的深度。

这份根植于民、见效于企的硬核担当,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真谛。他们以枝叶关情之笔,饱蘸实干担当之墨,在秦巴山野间奋力书写着产业振兴、群众增收的“惠民答卷”,为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镌刻下充满泥土芬芳的“竹山注脚”。(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