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当阳市:组建专业代表小组,以专业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年以来,当阳市人大常委会以贴近群众、突出专业、注重特色为导向,组建专业代表小组,将专业特长与依法履职相融合,全面提升代表履职活力和实效,为当阳“聚力支点建设,冲刺全国百强”助力。
一、构建专业履职体系
为更好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有效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专业优势,当阳市人大常委会统筹组建财政经济、农业农村、社会建设、科教文卫、法制司法、城建环保六大专业代表小组。各小组以“专业对口、效能优先”为原则,每组配备9名左右熟悉对应行业的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成员涵盖行业专家、一线从业人员、政府相关领域负责人等,形成“懂业务、接地气、能干事”的专业履职队伍。
围绕产业发展痛点、民生关切焦点,各专业代表小组精准制定监督工作清单,实行“年度攻坚”机制——每年聚焦1~2个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难题,常态化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等小组活动,确保提出1条以上高质量意见建议,推动解决1个以上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让专业履职更具针对性、更富实效性 。
二、完善保障赋能机制
为保障专业代表小组高效运转,当阳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组建当阳市第九届人大代表专业代表小组的通知》,明确小组职责、活动规范和保障措施。由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对口联系各专业代表小组,提供常态化业务指导,确保各专业代表小组活动“不跑偏、见实效”。
此外,将专业代表小组活动成效纳入代表履职评价考核体系,以“履职实效”为核心,量化评价指标,倒逼代表主动提升专业履职能力。依托人大代表“家、站、点”平台,定期开展“靶向式”专业化培训,组织代表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履职实务知识,深入研讨行业前沿动态、发展现状及政策导向,持续为代表“充电赋能”,不断夯实专业素养、丰富知识储备,为高质量履职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当阳市人大常委会建立“闭环响应”机制,定期听取各专业代表小组的意见建议,将其中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纳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通过组织开展工作报告审议、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法定监督活动,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转化,形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监督落实”的履职闭环。
三、书写履职为民答卷
各专业代表小组立足职能定位,围绕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紧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履职活动。财政经济专业代表小组,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走访多家民营企业、面对面倾听诉求,累计收集涉企发展意见建议36条,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提供了翔实依据,助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专业代表小组,以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通过实地调研、专家会诊、对接市场等方式,助力传统茶产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方向迈进。社会建设专业代表小组,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从“有保障”向“高质量”转型,坚持以国家、湖北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顶层政策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核心要求,采取实地走访、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方式,摸实情、找堵点,综合分析研判,提出对策建议。科教文卫专业代表小组,多次赴市教育局调研全市高中教育工作情况。代表们通过实地视察、听取汇报等方式,全面了解当阳高中教育工作的现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生源现状、专业设置、容纳能力及目前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座谈会相互交流意见,为全市高中教育发展提供专业可行性建议。法制司法专业代表小组,坚持“立法为民、立法惠民”,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群众对地方立法的意见建议,为宜昌市制定《关陵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提供丰富的基层实践参考,推动立法更贴合民生需求、更符合地方实际。城建环保专业代表小组,聚焦建材产业升级,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基地为核心目标,深入开展专项调研。在调研走访等活动开展过程中,代表小组同步强化涉企政策宣传服务,通过“政策上门、逐户送达”的方式,对各类惠企政策进行全面、及时、精准的解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准确认识经济形势与发展预期,助力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切实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专业代表小组的“精准履职”,不仅打通了人大监督、代表履职与群众需求的“绿色通道”,更让人大代表的作用从“广泛覆盖”走向“精准发力”。如今,在当阳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院落,专业代表俯身听民意、聚力解难题的身影,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最鲜活的注脚。未来,当阳市人大将继续以“专业”破题、以“实效”立标,让代表履职更有方向、更有力量,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一件件实事中持续升温。(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