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咸宁:专业赋能精准履职 人大代表小组彰显担当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9-24 16:58   [收藏] [打印] [关闭]

在湖北省咸宁市,人大专业代表小组正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和积极的履职实践,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咸宁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聚力支点建设·助力打造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代表行动,指导各县(市、区)组建25个专业代表小组,推动代表履职从“分散作战”向“专业攻坚”转变,以专业智慧破解发展难题,为咸宁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位推动,建强专业履职队伍

咸宁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三个聚焦”,根据行业领域和代表意愿,按照小型、专业、高效的原则,着力打造精准化履职专业代表队伍。一是聚焦中心任务,紧扣省委“七大战略”和市委“五大行动”,围绕特色农业、文旅康养、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指导县区组建专业小组。例如,嘉鱼县立足“中国甘蓝之乡”产业优势,组建蔬菜产业代表小组,助力健全蔬菜供应链,推动“嘉鱼蔬菜”公用品牌建设,走出科技兴农、质量强农、品牌富农新路径。二是聚焦人岗相适,突破地域和层级限制,广泛吸纳具有行业专长和影响力的代表。赤壁市茶产业代表小组汇聚制茶大师、企业技术骨干,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系;嘉鱼县文旅康养代表小组整合12名常任代表与18名专业成员,涵盖旅游、卫健、企业等多个领域,真正实现“内行监督、专业建言”。三是聚焦制度保障,出台代表行动实施方案,对加强专业代表小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印发专业代表小组建设提示,并开展专题调研,强化统筹指导。各小组制定年度计划,实行清单化、项目化运作,推动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丰富形式,激活代表专业潜能

各专业代表小组紧紧围绕“四进四员”(进企业、工地、乡村和代表家站,当好宣讲员、信息员、示范员和监督员)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履职活动,为推动相关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咸安区文化保护代表小组联合基层联络站实地调研垅口冯古民居、西塘古井、钱亦石故居等文物点,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地保护与利用建议;嘉鱼县蔬菜代表小组探索“小组+产业链”模式,以潘家湾镇蔬菜长廊为基地,推动科技惠农和产销对接;赤壁市结合本地实际组建高新技术、茶产业、纺织服装、安商亲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等5个市级代表小组,每个乡镇(街道)成立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代表小组,提供“保姆式”服务指导;通城县城建环保、法治建设、经济建设等代表小组深入开展执法检查与专题监督,提升代表参与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崇阳县采用“1名常委会领导+1个专工委+N名专业代表”模式,组建生猪全产业链、新型建材、中药材、钒产业等4个代表小组;通山县各乡镇按“专业相近、便于履职”原则组建专业代表小组,实现乡镇专业代表小组全覆盖,推动履职更精准、更高效。

实效显著,履职成果惠及于民

专业代表小组的深入履职,显著提升了人大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蔬菜产业代表小组推动400余家农业合作社、43家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帮助农民解决蔬菜销路问题,带动1.7万农民人均增收1.6万元;智能制造产业代表小组以专业智慧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为企业争取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477万元,申报县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500余万元;安商亲商代表小组推动赤壁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开通服务热线,行政审批效率提升40%,各类涉企事项5日内办结;茶产业代表小组开展专题调研27次,走访茶农600余户,推动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保底收购机制,惠及茶农320余户。此外,在法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专业代表小组都通过积极履职,为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各专业代表小组累计组织240余名代表开展活动,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7篇,推动解决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等难题83项,助力招商引资超54亿元,充分彰显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徐峰 陈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