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 文章详情
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以“深根工作法”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江欣苑社区是武汉市汉阳区撤村建居的大型还建社区。2021年以来相继成为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2023年12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唯一一个“社区”类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省、市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
一是坚持组织深根,夯实立法联系点“基本盘”。点站联建。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紧密结合,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内容共联,代表建议与立法建议有机衔接,有效激发立法联系点活力。联系点所在选区四级人大代表通过接待选民、下沉网格等多种方式进栋入户征集立法和相关工作意见建议。规范代表履职工作,坚持每月组织人大代表回选区1次,做到善察、真问、勤议、实督。四赋两化。统筹推进“完善机制赋能、增强队伍赋智、创新手段赋力、丰富内容赋效,立法信息采集点区域化拓展、行业化延伸”,形成以江欣苑社区为中心、覆盖全区、辐射周边的“1+N”立法联系格局。联系点在社区网格、小区服务站、户外工作者驿站、非遗传承园等场所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在学校、医院、超市、市场、工地及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流动立法建议收集箱,在社区—小区—楼栋—家庭之间以及社区内外架起立法联系“欣愿桥”,搭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法“直通车”。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
二是坚持队伍深根,夯实立法联系点“主力盘”。信息员组成“广”。以全区200余名人大代表为“主体”,以社区工作者和群众代表为“两翼”,以专业人员为“补充”,选聘社工、居民代表、志愿者和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等加入信息员队伍,形成由5家顾问单位、10位专家人才、10支立法服务志愿宣传队、1768名信息联络员和周边地区联络员构成的庞大信息采集队伍。信息员机制“全”。探索建立一系列信息员队伍建设制度措施,以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员队伍培训,定期评选“立法信息员特别贡献奖”“优秀立法信息员”“优秀立法建议”和“金点子奖”等,增强信息员荣誉感。
【召开线下立法意见征集会议】
三是坚持制度深根,夯实立法联系点“民意盘”。规范工作流程。联系点建立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即“四问”工作理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效于民;“四要”工作原则:加组织纪律、减工作被动、乘服务效能、除群众烦忧;“四全”工作准则:全过程参与、全身心收集、全方位走访、全天候倾听;“四马”工作要求:马上受理、马上联系、马上整理、马上反馈;“四用”工作方法:用脚耐心走访、用脑专心研判、用手细心记录、用情真心待民;“四单”工作贯通:采集项目清单、采集对象清单、采集责任清单、采集进度清单;“四清”工作标准:立法议题清、采集任务清、采集过程清、采集成效清。创新征集机制。创新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坐诊与巡诊”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的意见征集机制,一方面组织开展立法征询座谈会、居民议事会、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形式,面对面征集群众立法意见,另一方面通过设立的群众建议征集箱和微信群、微邻里、网格宝、“手机社区律师”等平台,全天候征集群众立法意见。截至今年8月,联系点已就国家、省、市三级征求意见建议的62部法律法规草案上报意见建议1582条。
【全国人大代表在立法联系点收集居民立法建议】
四是坚持服务深根,夯实立法联系点“厚底盘”。立法与惠民服务结合。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联通属性和服务功能,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在立法联系点的高效链接下,社区先后收集民生建言1200多条,提出民生建议738条,成功实施一批“微服务”“微心愿”“微空间”“微治理”项目,在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解决了一系列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人居环境更美好、贴心关爱更精准、群众生活更幸福、社会秩序更和谐。立法与普法服务结合。立法联系点坚持立法、普法、执法、守法、用法“五个维度”互促共进,促进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设置法治文化居民课堂,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培养良好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