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调研视察 >> 文章详情

枣阳市:让监督长出“铁齿铜牙” 促审计问题整改见效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7-04 10:02   [收藏] [打印] [关闭]

为认真做好审计查出问题“后半篇”文章,枣阳市人大常委会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出重拳跟踪监督,推动问题扎实整改,巩固拓展审计效果,全面提升整改成效。据了解,已对上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的38个问题,立行立改、完成阶段性整改32个,持续整改6个。各被审计单位通过上缴国库、归还原资金渠道、补缴税款、收回借款、调整账目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31000多万元;移交违纪违法案件线索5起,追责问责102人(其中立案审查4人,党纪处分4人,组织处理10人),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7项。

落实监督责任,细化分解问题清单

为抓实整改工作,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了审计整改联动机制、报告机制、结果运用和公开机制,市委、市人大领导先后对审计专报、审计报告等作出批示12次,市审计委员会及时出台了《关于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真正把督促整改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市人大常委会督促市政府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细化分解,及时下发《审计整改任务清单》,明确审计查出问题内容、整改责任单位、整改时限等要求,督促相关整改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成立整改专班、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落实整改工作。

强化跟踪监督,实行挂图“销号”管理

为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问题报告的审议意见,预算工委联合政府督查室、审计局强化过程监督,紧盯时间节点,加强整改调度,突出重点难点问题不放松,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实行挂图作战、“销号”式动态跟踪管理,定期通报整改进度,对完成整改的及时验收销号,切实提高审计整改监督质量。

创新监督方式,全面提升整改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整改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重点部门专题报告和整改问题满意度测评。一是对整改情况实行审计部门全面报告与审计问题重点部门专题报告相结合,先后选取水利、行政审批、卫健、自然资源等重点部门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整改情况。二是连续五年对审计查出问题涉及的所有整改部门在年度报告之后,由常委会全体成员当场对部门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市委、市政府,并在网站上进行公开通报。

监督支持结合,督促建立长效机制

市人大常委会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坚持标本兼治,推动源头治理,针对审计查出问题,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制度层面原因,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资产和资金管理等制度,从源头上强化管理,实现“防未病”。督促各部门对照审计查出的问题组织开展自我检查,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同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把“管住当下”和“见效长远”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出台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27项。如市财政局针对“预算编制不科学、不细化”、“直达资金支付进度较慢”等问题出台了《枣阳市市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考核评比办法的通知》、《枣阳市直达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市残联针对“残保金未建立公示制度”、“未制定出台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补扶持政策”等问题出台了《关于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公示”“用人单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情况公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安排使用情况公示”制度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枣阳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向斌 、谢常伦)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