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调研视察 >> 文章详情
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情况专题调研
近日,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继红带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分别深入到第八小学、实验小学、第四中学、小斑马艺术培训中心,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认为,自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管理提升、内涵提质、质量提高”的目标,通过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加强作业管理,提升课内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清理校外培训机构等举措,实现学生减课业负担、家庭减经济负担的“双减”,老河口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市,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也还存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变异隐蔽违规校外培训有禁不止,师资力量存在供需矛盾等问题。
调研组建议,一是要加强家校共建共育,营造“双减”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加大“双减”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转变育人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二是要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明察暗访,做到监管全覆盖、无盲区,加强预收费风险管控,严查变相培训、虚假宣传等行为的通报曝光力度,有序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三是要加强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升级,促进“双减”提质增效。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模式。加强作业管理,保证作业设计、布置少而精,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坚持一校一策的原则,最大限度开设好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多样的知识与技能。四是要加强配套机制建设,形成“双减”强大合力。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机制。科学推进“集团化、”“教联体”办学模式,实现区域教育发展整体推进,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落实“五育”并举。探索完善德、智、体、美、劳等过程性评价办法,形成适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多元教育评价体系。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