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评议见真章,监督出实效——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两随机一评议”工作纪实
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人大监督司法新模式,率先尝试开展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即从上一年度及本年度已结案的案件中选取重点评议案件类型,随机抽选法官及其办理的案件,随机抽选评议人员,对案件办理质量开展评议),把办案质量摆在“桌面上”,全方位接受“体检”,有效填补了人大对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任后监督的空白,进一步深化人大对司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推进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一、创新机制、出台办法,实现人大闭环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对公正司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突出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如何通过人大监督来推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成为近年来襄州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2020年以来,襄州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开展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以案件质量评议为切口,加强司法公平正义监督,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关切。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活动开展有理有据,成立常委会分管领导主抓,监察司法委、法律顾问、司法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专班,研究制定评议方案和细则,把准方向、谋定思路。为确保方案和细则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把脉”被评议对象案件质量,组织专班成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司法工作监督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结合职责任务,根据评议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果,研究确定了具体实施步骤和操作要求。2020年7月,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员额法官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实施方案》《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员额法官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实施细则》,启动了对区法院员额法官的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2023年6月,又继续出台了《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员额检察官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实施方案》《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员额检察官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细则》,启动了对区检察院员额检察官的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
目前,员额法官、检察官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已经纳入到每年的《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中常态化开展,在听取“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开展调查视察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让监督的触角向任后监督纵深推进,把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与对所任命人员的履职监督统筹兼顾起来,由对整体工作的面上监督向个体质效的点上监督,使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渠道更加宽广、机制更加健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进一步推动了人大工作的与时俱进。
二、强化队伍、细化流程,确保评议规范开展
对于每位被评议对象而言,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是一次“照镜子”和“正衣冠”的过程,可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是以这种监督形式为“两院”提供了检视队伍、发现问题、推动工作的契机,推动司法队伍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为了高质量的开展好这项工作,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充实队伍力量,组织开展培训,抓好关键点,确保评议成为新亮点。
一是谋人建库。“两随机一评议”代表人大监督司法水平,评议结果要经得起检验,因此评议人员是关键,评议人员必须思想过硬、经验丰富、有比较高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平。但作为区级人大,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为此,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委托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相关单位协助从全区组织开展评议人员推荐工作,在征求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监察司法委委员、法律顾问、执业律师、法律从业人员等30余名社会各界专家组成的评议人员信息库。专班人员按照研究确定的评议案件类型,从信息库中随机抽选确定案件参评人员。二是明确责任。“两院”负责提供已结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类型案件的法官、检察官名单、案件目录、绩效评估等相关资料。区人大监察司法委组织专班人员召开座谈会,在听取各方建议后,在上述名单中确定有重大影响、重大疑难、共同犯罪、超期办理、不捕不诉及抗诉、发回重审等类型案件。每个案件类型确定一名牵头人,安排两名评议人员,负责开展评查、撰写评议报告。三是开展培训。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组织召开动员会。人大分管领导、专班成员、全体评议人员、“两院”负责领导和对接联系人员参加会议。组织学习“两随机一评议”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讲解“两随机一评议”操作步骤,做到时间、步骤、质量三保证。四是组织评查。将评议人员随机分成3—5个小组开展评议。评议采取案卷评议、社会评价、绩效评估三种方式,实行百分制量化加权打分。将评议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各评议组通过调阅案件卷宗材料、查看庭审记录、听取述职、听取民意、征求意见等方式,对案件质量作出有经验亮点、有问题事实、有原因分析、有改进建议的全面客观公正评价。
三、及时反馈、追踪问效,力求监督取得实效
评议是形式,关键在整改。为做好评议“后半篇文章”,确保实现“以评促干”的目标,襄州区人大常委会结合评议结果、整改意见以及收集到的对“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形成书面反馈意见,反馈至“两院”及评议对象,要求对照问题、限时整改。在整改结束后,监察司法委再组织专班人员开展“回头看”,听取整改办理情况汇报,查看整改办理资料,做到有始有终、善作善成,确保案件质量评议意见能够落到实处,监督成果能够转化为监督效能。
一是有力推进了法官、检察官综合素质及办案质量提升。开展“两随机一评议”,不是“走走过场”,而是“真刀真枪”找问题,不仅对案件质量“挑刺”,还立足把问题的“茬”找出来。一些容易被忽视,或平时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被摆上桌面,进行自我剖析,举一反三,做到了有问责、有反思、有触动、有整改。在抓好反馈问题立行立改的同时,对标对表全省、全市最优绩效指标,在全院开展案件质量问责问效活动,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大案件质量评查力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并出台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切实提升了案件办理质效。
二是增强了法官、检察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责任意识。“两随机一评议”在襄州政法干警中引起强烈震动,过去都是面上、宏观监督,现在监督更加细化、深化了。通过五年的实施,法官、检察官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得到了提高。人大积极探索把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与对法官、检察官个体监督统筹兼顾起来,更好地支持和推动“两院”依法履职、公正高效司法,使他们认识到人大由面上监督到深层次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服气到心悦诚服。
三是推动了重点问题的解决。对于评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回头看”,做到善始善终,不走过场。今年,在组织开展的员额检察官办案质量“两随机一评议”工作中发现,“区教育局对本辖区校车安全怠于履职案”中反映的校车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区检察院在发出《磋商函》和《检察建议书》后没有及时监管到位,区教育局在收到《磋商函》和《检察建议书》后,整改落实不够彻底,存在安全隐患。对此,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就此次评议中发现的校车安全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对区检察院和区教育局开展约见。在约见结束后,区检察院组织区教育局、区公安局召开了公益诉讼座谈会,要求区教育局抓紧出台保障校车安全的长效机制,并实地查看了整改成效,现场对全区校车进行了统一检查,对车辆状况、驾驶人情况、校车消防配备等安全隐患进行了逐一排查。(杨新生 孙明勇 肖遥)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