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四个强化”专项评议营商环境工作
为迅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成支点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文件精神,经丹江口市委同意,市人大常委会从今年3月份开始,为期5个月的时间,在全市开展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专项工作评议,进一步增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和能力意识,改进作风、促进工作,聚责聚力,奋勇争先,“快”出丹江口之力,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作为服务支点建设。
强化问题导向。一是先集中查找问题再开展工作评议。重点围绕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会议提出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政务服务环境、产业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等六大建设情况,聚焦全市工业企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设等领域,收集政府组成部门在政务服务环境、要素保障、部门执法等法治环境建设、政策兑现、作风建设以及接受各级监督及整改等六个方面问题、意见和建议。二是先深入调研再确定评议对象。通过四条渠道收集问题:发布公告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结合全市人大“代表行动”活动,深入镇(办、处、区)、企业收集问题建议,提供了调研188家企业建议名单;组织暗访;从巡察办、营商办、工商联、项目中心、信访局等部门收集营商环境问题。
强化问题整改。根据前期摸排的问题清单,分两类处理:一是对于前期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分层分批交办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应及时将办理情况向评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二是对问题较多较突出的单位开展专项工作评议。要求做到两点:一要立行立改。被评议单位在接到问题建议清单的十日内要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方案报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得力的整改措施,及时逐项抓好问题整改;整改完成后要建章立制,持续改进提升营商环境。二要持续跟踪监督。各调研组监督持续跟进被评议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形成对被评议单位整改工作的评议报告。同步掌握监督重点整改单位的整改工作进展。
强化方式改进。一是评议与询问相结合。将专项工作评议监督方式与专题询问监督方式相结合,原来对评议对象单位的贯彻执行法律、政策、依法履职和廉政建设及人大决议决定情况等七项全市中心工作进行“全覆盖”式的评议,今年改为聚焦评议优化营商环境这一项工作,监督更加刚性,避免走过场,力戒形式主义。二是时长压缩。活动时间3-7月份,原来计划到9月份,今年缩短了两个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评议的走访调研,要结合“聚力支点建设·推进产业升级”代表行动的“六访六促”活动,合并进行,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打扰。三是形式多样。严格落实精文减会为基层减负要求,采取个别座谈、实地察看、查阅资料、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等不同方式收集问题建议。问题收集汇总一张表,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求简明、求实效。
强化协同监督。一是聚合力量监督。市人大常委会邀请纪检、组织、政府办、工商联、营商办、项目中心、企业家协会、媒体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评议活动。二是注重结果运用。评议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报送市委及纪检、组织等相关部门。评议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问题线索,将移交市纪委监委处理。三是跟踪“回头看”。评议结果为“不满意”的单位,对其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持续跟踪,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再次提请审议的整改报告经常委会表决仍为“不满意”的,常委会或组织特定问题调查,或启动质询等程序予以处理。(潘相群、王勇)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