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强化人大监督 厚植民生福祉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4-21 15:49   [收藏] [打印] [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襄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古城保护与利用、职教体系建设、血液安全保障、义务教育午间托管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监督,推动教科文卫事业发展顺应群众呼声、满足人民需求。

创新监督方式,持续擦亮千年古城金字招牌

襄阳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襄阳城市的根和魂,保护好、利用好襄阳古城是省委省政府交给襄阳的“必答题”。为落实省委、市委要求,常委会强化对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的监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古城蝶变。

宣传凝聚合力。借助人大专访“代表面对面”电视栏目,深入开展古城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答疑解惑活动,让代表面对部门提出突出问题,让部门面向群众答复解决办法,扩大监督知晓面、提高监督威慑力,形成关注古城、助力发展的强大气场。

督办解决问题。组织专业代表对古城重点项目实地踏勘、深入走访,听取情况报告、倾听群众建议,收集5大类29个问题,分类提交、专项督办,推动拆迁、腾退、停车等问题的解决。

询问化解难题。常委会将“开展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定为专题询问议题。教科文卫委准确把握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规律和任务安排,围绕城墙保护、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和投资运营等方面提出7项亟待解决的事项,作为专题询问的必答题;邀请专业团队结合问题及外地成功场景拍摄电视短片,曝光问题、形成反差,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要求部门一把手应询,坚持“背靠背”提问,实行全程电视录播,让专题询问“问”出高质量、“答”出新成效,督促问题解决“清仓见底”,专题询问推动疑难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跟踪提升实效。推行循环监督法,在对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的基础上,又听取并审议政府相关工作报告,跟踪监督、压茬推进,全面提升监督实效。截至目前,古城备受重视,文化遗产持续挖掘、文物展陈分批开放、街巷风貌有序恢复、轴线轮廓特色显现,襄阳古城大气磅礴、城河环绕的历史空间格局正在逐步呈现。

围绕产业链条,积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教体系建设

襄阳以工业立市,正着力培育壮大“144”产业集群(1个4000亿级汽车产业,4个1000亿级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产业,4个500亿级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医药健康、现代化工产业),而职业教育专本科数量有限,对接产业发展还存在短板,专业设置不配套、不完整,校企合作过于单一、产教融合受到制约。为推动产业升级,解决企业人才需求,教科文卫委上下联动,考察学校、走访企业、查询政策、提出建议,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级。联合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组建专班对我市职业教育进行调研,对职业教育学校“技升专、专升本”把脉会诊,推动省教育厅评估专家同职业院校协商对接,加快我市职业院校“技升专、专升本”的进程。

建立职教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学校根据产业需求和行业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方案,巩固传统优势专业,建强新兴实用专业,打造一批具有襄阳特色、国内一流的品牌专业,有效服务和保障区域产业发展。

推动出台配套激励政策。设立产教融合奖补资金对产教融合型企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进行奖补,以点带面、促进融合;鼓励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展建设技术服务平台、组织技术创新和技能“比武”,打造襄阳技能比赛品牌,促进技能兴业、技能助产。

立足人民生命健康,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执法检查

去年7月,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发现我市血液供应总量不足、血液品种服务能力有限、献血便民设施不优、献血鼓励政策兑现不够等系列问题。我们对症下药、推动解决。

强调统筹责任。明确政府要制定献血工作计划,定期组织评估、开展督办检查和通报问责等相关要求,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全社会协同”运行机制,突显政府主责,全面提升献血组织动员能力。

健全供应体系。强化应急献血者队伍、稀有血型献血者群体的统筹调配,探索建立新增血液制剂品种和特殊化验检测项目合理收费机制,推动医院实行新型医疗技术、压缩血液需求总量,提升多种类血型的保障能力。

科学规划网点。优化采血网点周边环境,着力打造与城市景观相配套、与爱心服务相融合、具有地域特色的献血“驿站”,破解“网点”选址难题,推动襄州、高新、东津城区采血网点选址布局。

兑现奖励政策。鼓励献血者所在单位适当发给餐饮、交通补贴,落实无偿献血者(配偶、直系亲属)免费享用一定数量的医疗用血等奖励政策,完善献血者及直系亲属用血费用报销和减免流程,推动我市功勋献血者免景区门票、免门诊、免费公交“三免政策”逐步落实,切实保障献血者权益。

聚焦民生热点,推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午间托管”安全水平

202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服务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不得纳入课后服务收费项目”之后,因不能再用“课后服务收费”来支付“午间托管”的劳务,同时,“午间托管”新的政策又没有出台,区教育部门从控制成本和廉政风险考虑“叫停”了学校“午间托管”。一时间群众信访集中,政务热线爆棚、网络舆情不断。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指示市、区两级教科文卫委联动开展调研。调研组学习政策、视察学校、访问家长,暗访校外培训机构、考察外地实际做法,历时一个多月,找准了问题根源、摸清了现实状况、厘清了解决路径。结合校内“午间托管”是多数家长的现实需要和校外“午间托管”安全隐患突出的实际,提出恢复“午间托管”的明确意见,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市政府结合意见建议及时研究落实,责成具备条件的学校重新开展“午间托管”,校外培训机构也纳入了常态化监管,学校的追责担心、家长的托管困惑都得以圆满解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襄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围绕“民生关切、群众期盼”持续深化监督,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推动民生实事“补短板、强弱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胡园园)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