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建始县:扬专业之长 强监督之效 在精准履职尽责中助力支点建设
2025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以支持服务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为重点,组建专业代表小组,开展富有特色的小组活动。”近年来,建始县人大常委会聚焦“1+1>2”的叠加效应,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围绕民生保障、法治建设、产业发展等主题,推动代表更加科学、高效和务实履职,以专业监督更好助力支点建设。
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开展“专业化”监督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教育问题,留守学生这个群体更是关键”正在参加小组活动的代表刘兴莉说道,“通过组织教育行业代表,围绕主题开展视察、调研,对于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今年以来,建始县人大常委会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持续发挥专业代表小组作用,明确主题,组织教育专业代表小组13名代表,围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代表活动,先后到长梁镇民族小学,了解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平行分班等情况;到县实验中学观摩了学生“趴睡”变“躺睡”试点工作实施效果,并组织业州镇政府、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实验中学、县实验小学等单位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情况。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配备培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育专业代表小组精准提出意见建议,并及时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对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组织“专业”活动,开展“专业”监督,更好发挥代表“专业”优势。
围绕夯实法治根基开展“专业化”监督
“公益诉讼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个陌生领域,通过今天的讲座,让我们对公益诉讼的发展与实践有了更加全面地认识。”部分参加建始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的“业务学习大讲堂”的代表们表示。“今后在参与基层法治监督、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工作中,我们更加有底气和信心。”
为推动代表履职更加专业、有分量,更好地监督法律执行和实施,今年以来,按照省、州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建始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建始县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求》,明确法治化监督事项10余项,并创新提出开展“法官、检察官走进人大讲堂”“人大代表推门听庭”助庭审规范化等特色活动,着力强化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法治意识,丰富法律知识。同时,创新“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工作模式,10余名执法行业人大代表担任“益心为公”志愿者、听证员,参与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提报、跟踪监督、检察听证等活动33次;探索建立公益保护协同机制,围绕县域内古树保护联合下达司法保护令,进一步提升法治监督实效。
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开展“专业化”监督
阳春三月,袅袅东风,一派生机盎然,无人机、微耕机轰鸣,花坪千亩魔芋基地耕种如火如荼。“我今年发展了300亩魔芋,如果市场行情好,我计划明年再增加面积。”正在田间平整土地的农户周某高兴地说道。
产业是支点建设的根基,农业是县域发展的关键,去年12月,县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专门听取了《关于把魔芋培育成为主导产业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我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形势,更好推动全县魔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始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从事农业工作及农业种植领域的人大代表成立调研组,通过外出考察和对建始县魔芋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起草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建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签批意见交相关部门予以落实。在农业领域人大代表监督推动下,我县成立了魔芋产业协会,旨在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魔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县魔芋种植基地面积达3万亩,预计2025年底可接近6万亩,这对于我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整合提升、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聚焦人大代表人民代言人、岗位先进、社会模范“三重角色”作用,充分挖掘代表专业潜力,全县各级人大代表逐步实现从“外行看热闹”向“内行看门道”的转变。下一步,建始县人大常委会将按照配备好队伍、组织好学习、确定好主题、开展好活动、转化好成果的要求,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优势,引导代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切实解决民众关切问题,从民生改善、城市发展、生态保护等多方面贡献智慧与力量,更好地服务全省支点建设。(姜大为)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