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把脉问诊开良方 助力国有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5-09 15:15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日,襄阳市政府授权市财政局履行汉江金服出资人职责及国有金融资本监管职责,对汉江金服公司进行实质化管理。汉江金服公司是市属金融国有企业,这次授权标志着市财政局将正式肩负起“金融国资委”的职责。其背后,与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密不可分。

把脉问诊找病灶,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2023年,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开展监督。这是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以来,襄阳人大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开展的第二次专项监督。

为提高监督质效,会前,常委会预算工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和汉江国投等3家监管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专题调研汉江金服、汉江控股等7家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金融业务稍显单一,还不能全面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融资担保、过桥业务普及面不够广,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大。”实地调研时,不少企业负责人向调研组“吐槽”。“企业经营效益不佳,也直接导致资本收益率偏低,对财政的贡献度不高。”市财政局参会人员进行了补充。

“透过现象看本质,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不佳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监管失灵。金融企业层级不一,管理部门分散,监管交叉、监管空白同时存在,难以形成监管合力,要着力加快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才行。”市人大代表张勇军发言直指要害。

通过专题调研,调研组找准摸清了市级国有金融企业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症施策开良方,促进金融国资统一管理

2023年10月,襄阳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2年度市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分组审议时,张勇军结合会前调研情况,直指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病灶”:“我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进程滞后,离上级政策要求有较大差距。此外,管理主体分散,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要想解决当前金融企业效益不佳、贡献度较低的问题,就必须理顺管理体制,规范管理模式,提高监管质效。”受到启发后,委员们的发言一针见血。

随后,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关于2022年度市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的审议意见,充分吸纳委员的意见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落实财政部门集中统一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厘清出资人管理与行政管理、行业监管的边界。

为确保审议意见落实落地,加快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进度,2024年初,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开展“回头看”专题调研。会上,市财政局介绍了当前省级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情况和全市进度滞后的原因,市国资委补充说明了有关情况,与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破解当前难题进行了热议。

在“回头看”调研基础上,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形成专题报告,再次提出要规范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模式,由财政部门集中统一履行市级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等建议。

据悉,专题报告得到了时任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根据批示精神,市财政局开始履行汉江金服公司出资人职责,迈出了财政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第一步。

持续发力祛病根,助力国有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金融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除了管好资本,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主动作为,进行诸多探索实践,引导本地国有金融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在监督链条上,建立闭环工作机制。2023年10月,在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后,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专题调研。2024年4月,市政府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向常委会进行报告“交账”,随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有关处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在这样一套有序衔接、环环相扣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下,金融国有资产管理总体实现了稳步提升。

在监督方式上,采取“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2023年10月,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增设金融国资监督板块。通过梳理企业经营管理考核指标,与国资资产月报数据进行比对,对业绩完成进度不理想的金融企业进行线下函询,督促加快经营项目实施进度。同时,与市财政局、国资委等部门建立协同沟通机制,推动相关部门定期报送国有企业月报数据,并就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推动国有金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监督合力上,实现“人大+审计”协同监督。2023年初,要求市审计部门加强国有金融企业审计,深入了解市属金融企业管理体制、服务实体经济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审议2022年度市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提供了全面、客观、有效的参考,实现了“1+1>2”的效果。

此外,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围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此举旨在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监督体系,推动国有金融企业更好践行金融为民的责任担当。据悉,该研究成果受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并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人大研究课题成果评审三等奖。

“下一步,我们将运用课题研究成果,聚焦金融国有资本管理,以有力有效的人大监督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人大力量。”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张宏说。(吴园园 肖琳)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