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监督赋能美丽河湖建设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9-10 17:20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年度湖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全省20个美丽河湖上榜,浪河成功入选。去年以来,丹江口市人大将美丽河湖建设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抓手,立足人大职能,聚焦监督支持,通过精准调研、有效审议、持续跟踪,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全力助推县域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价值转化,为建设“清水绿岸、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注入强劲人大力量。

一是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将美丽河湖建设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组织由市人大城环委、农工委等相关工委(室)和人大代表参与的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座谈交流+资料审阅”方式,全面摸排浪河流域治理、产业发展等情况。累计开展专项监督3次,召开座谈推进会2场,提出审议意见5条,推动政府形成“多部门联动、清单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构建起“人大监督—政府落实—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

二是实施“精准化”建言献策。针对人代会期间,代表们提出的治理浪河水华议案,积极对接中规院,协调市水利湖泊、生态环境等部门,依托人大代表做好问题收集、共性排查、摸底调研等,协助编制《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会同相关部门分析流域特征、找出现状症结、规划目标愿景,制定四大行动方案,为全面开展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奠定基础、提供遵循。

三是推动“硬骨头”问题整改。紧盯小流域生态治理薄弱环节,强力推动政府实施“四大革命”。通过集中视察浪河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处理系统、浪河小流域(一期)项目建设等,对流域治理开展专项监督;围绕流域农治设施、污水处理厂、雨污管网等,开展有效监督;定期组织代表实地查看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等,督促限期整改;围绕农村生活污水“三灰两黑”全收集处理,改造圈舍125处、旱厕868个,建设垃圾回收屋16个,流域水生态逐步恢复生机。

四是打造“可复制”开化样本。持续深化“河长制”,创新设立人大代表河长、河长管护队伍,进一步织密管理网格,压实责任主体。积极开展“代表双联”“选民接待日”“代表述职”等各项活动,提升各方履职韧劲。积极总结推广基层创新实践,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辨识度的美丽河湖建设成果。如在流域综合治理中,采取治山、治水、治环境、改习惯等方式,全力实施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提升了水环境质量,形成了健康文明新风尚,提高了群众收入,促进了就地城镇化,加快了绿色发展。目前,浪河流域基本生态流量保证率100%,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水生态得到重建与恢复,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绘就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画卷。(齐军 戴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