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黄冈:探索运用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 助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如何破解监督难题,提升人大对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黄冈市人大常委会以创新实践给出了开创性答案。近年来,该市人大常委会在常规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报告的基础上,探索运用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国资监督从定性到定量、从局部到系统、从模糊到精准的转变,为守好国有资产“家底”提供了有力支撑。
破解监督瓶颈,打造精准“量尺”
在长期实践中,传统监督方式局限性凸显。“以往监督主要依赖听取报告和审查报表数据,但这些材料专业性强、信息量大,人大代表全面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存在实际困难,更难以穿透数字表象,客观、动态地评估管理的真实绩效和潜在风险。”黄冈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坦言。为此,黄冈市人大常委会经多轮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意见,于2024年底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出台《黄冈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和《黄冈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有效破解了监督过程中“看不清、评不准、督不实”的难题。
其中,企业国资监督体系聚焦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设 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涵盖资产保障(基础规模与增长)、资产管理(制度规范与执行)、资产运行(使用效率与效益)、依法监督(合规性与透明度)和社会责任(公共服务与贡献)五大维度;金融企业体系结合行业特性,设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聚焦资产状况(质量与结构)、资产管理(风控与合规)、资产绩效(盈利能力与效率)、资产安全(风险抵御能力)、依法监督(治理与披露)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等核心领域。
指标设计既注重全面性,又突出关键绩效和风险点。每个指标均配套明确的评价内容界定、具体的评分依据说明和可操作的计分方法,力求全方位、多角度、精细化考量企业在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的表现。例如:资产保障维度重点监测资产总额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核心规模指标;资产运行维度着重评估固定资产周转率、闲置资产处置效率、投资项目回报率等效益效率指标;依法监督与社会责任维度则关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执行率、审计及日常监督发现问题的整改完成率、公共服务承诺履行情况等。评价结果最终以百分制呈现,实现了监督标准、视角和精度的三大跃升,为国资监督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量尺”。
运用评价指标,进行精准“画像”
2025年上半年,黄冈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运用上述体系,对市属6家重点国企开展评价,覆盖融资担保、城市建设、能源保障等关键领域。由常委会委员、第三方专业人士组成的联合小组,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对照指标逐项打分。
“这套体系就像给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做了一次深度‘体检’。各项工作成效如何,得分高低一目了然。哪里存在不足,扣分点和原因都有详细说明和依据,指向性非常强。这让我们后续的跟踪监督和推动整改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一位全程参与评价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深有感触地说。
评价既肯定了亮点,如市融资担保集团资产信息情况字段完整性100%,风险控制指标优秀(担保代偿率1.23%,低于全省1.4%的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为209.45%,高于150%的监管要求),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达107.8%,表明在推动资产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全流程风险控制机制、实现国有资本稳健保值增值等方面成效显著。而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则在规范流程、成本管控、履行环保责任等方面表现突出。同时评价也直指短板,指出了每个企业的个性化问题和不足,也指出了存在盈利未达考核标准、资产盘活力度不足、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共性问题。
强化结果运用,实现精准“监督”
为切实强化评价结果的刚性约束和转化运用,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升”的完整监督闭环,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将正式评价报告及其详细结果主送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送至市政府国资委等直接主管部门,要求相关责任主体(企业及主管部门)针对评价指出的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并在6个月内专题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同时,为加强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报告还作为信息共享给市纪委监委机关。此外,评价报告还同步报送至市委,获市委书记批示肯定。
相关责任主体在收到评价报告后,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切实抓好评价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整改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资产盘活成效纳入国有企业重点监管内容,将与企业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出台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及工作方案,研究制定强功能优布局正面清单和国资监管负面清单,企业国有资产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情况、产权管理规范情况以及闲置资产盘活、数字化升级、评价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和整改成效纳入政府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深化创新实践,打造特色品牌
此次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的成功构建与首次实践应用,是黄冈市人大常委会系统谋划、着力打造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五个体系、一个工程”特色品牌中的关键一环和标志性成果。它标志着黄冈市在运用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手段履行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责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坚实一步,为提升该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的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水平,实现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机制支撑。
下一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和完善这一创新实践,重点做好常态化应用与拓展、强化监督与结果运用、持续动态优化升级等工作。通过持续深化人大监督评价,引导和督促企业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和运营质量,切实保障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的持续安全、保值增值,为黄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根基。(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