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钟祥市人大发挥审计监督“利剑”作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法监督审计机关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利剑”作用,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钟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审计监督关键环节,以履职评议定方向、报告审议拓视野、整改督办提效能,推动审计“利剑”常亮常新,在重大风险防范、重大政策落实、民生资金保障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筑牢坚实屏障。
以履职评议为“标尺”,锚定审计监督精准方向
将履职评议作为规范审计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测评+反馈+聚焦”三维发力,推动审计监督走深走实。
精准测评,摸清工作实情。深入审计一线开展实地核查,重点查看钟祥市人民医院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汉江堤防二期加固工程审计的问题整改成效,同时组织被审计单位代表、项目施工方与一线审计人员开展“三方座谈”,全方位、全流程掌握审计监督工作流程与实际效能。既紧盯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又倾听基层单位与审计人员的真实诉求,为审计部门科学规范履职提供精准参考。
正向反馈,提升审计质效。以人大履职评议反馈的问题为导向,督促审计部门对照问题清单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同步持续优化审计工作流程与运行机制。在审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累计推进完成审计项目200余个,精准核查发现各类资金管理领域的关键问题,推动多笔财政资金依法依规收缴入库、退回原资金渠道。同时通过严格审减项目支出、优化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了可观的财政资金,切实发挥了审计“经济体检”的职能作用,助力钟祥市委市政府牢牢守住财政“钱袋子”。
聚焦民生,守护群众福祉。将民生资金审计情况纳入履职评议重点,紧盯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殡葬领域,审计部门通过深挖线索,查出钟祥市殡葬管理所出纳挪用公款291万元的重大案件,同时彻查殡葬用品加价问题,推动相关产品销售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在医疗卫生领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拆分收费、串换收费等乱象开展专项核查,累计发现问题5项、涉及金额209.59万元,重点解决血检重复收费问题,人均为患者减少医疗支出391元,让民生资金真正惠及群众。
以报告审议为“窗口”,拓宽审计监督覆盖维度
通过制度化审议审计报告,强化对财政收支的全流程监督,为政府规范预算管理、提升资金效益提供重要支撑。
定期审议,筑牢监督基础。每年定期听取并审议上一年度钟祥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组织人大代表分组开展专题研讨,重点围绕审计问题披露的准确性、整改建议的可行性展开深入分析,最终形成《关于年度市级财政决算的审查报告》,为政府优化财政管理提供明确指引。
跟踪问效,推动问题整改。钟祥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审计相关审查报告及审议意见后,钟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改工作。8月,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听取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16类123项问题整改情况:69项立行立改类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34项分阶段整改类问题中25项完成整改,整改率73.53%;20项持续整改类问题均制定专项计划与具体措施,按进度稳步推进。
以整改督办为“抓手”,释放审计监督叠加效能
将整改督办作为审计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压实责任、协同联动、建章立制,推动审计监督从“查问题”向“促治理”升级。
满意度测评,压实整改责任。今年以来,组织开展被审计单位问题整改满意度测评,选取3个重点部门进行现场测评并即时公布结果,倒逼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审计整改成效与单位履职评价挂钩,切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跨部门协同,强化督办合力。由钟祥市人大财经委牵头,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市审计局组建专项督办专班,聚焦整改进展缓慢的单位开展靶向督办。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常规督办25次、专项督办5次、重点督办5次,对整改不力、效果不佳的5家部门单位下达《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督办函》,从机制层面协助解决整改堵点。
建章立制,放大整改效应。结合审计专报、预算执行审计报告等材料,深化对审计问题的系统性分析,针对“屡审屡犯、屡改屡犯”现象,聚焦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提出靶向性建议。将共性问题提级至市级层面统筹研判,以人大决议或审议意见推动跨部门协同改革,实现“整改一项、规范一片”的叠加效应,从根源上防范同类问题反复发生。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钟祥市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突破之年。钟祥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擦亮审计监督“利剑”,紧扣中心大局、聚焦民生实事,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为钟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钟祥奋进“百强千亿”、建功支点建设中彰显人大担当、贡献人大力量。(王传银、常伟、何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