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机关工作 >> 文章详情
充电赋能以学促干 建功支点扬帆起航——2025年度省人大代表专题培训班侧记
这是一堂学思践悟、担当履职的必修课,也是一次补齐短板、学以致用的再起航。4月25日,2025年度省人大代表专题培训班圆满落幕。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和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省人大常委会组织近百名来自科技、产业、文化领域的省人大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专题辅导、互学互鉴,共话提升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政治自觉和能力水平,为加快建成支点汇聚智慧和力量,奋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场辅导报告、四场辅导授课、三地现场教学,培训班安排紧锣密鼓,参学人员收获满满。“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在支点建设中当先锋、作表率,争当支点建设的引领者、实践者、推动者”,成为参学人员的共同心声。
学以增智 全面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修改后的代表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提升人大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是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要新进展。
“各级人大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代表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统筹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干部深入学习。”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发出通知,对相关工作作出安排。
23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4楼、8楼会议厅座无虚席。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全省人大学习贯彻代表法视频培训会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郭振华受邀作辅导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艳玲主持会议并讲话。
为了推动全省人大系统共同学习,辅导报告参会人员扩大到市州一级,除本次培训班的参学人员外,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的,还有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人大各专(工)委党组书记、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全体干部。全省17个市(州)人大常委会设立分会场,同步参加学习。
“此次代表法修改是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系列相关法律的新举措新成果。”郭振华围绕新修改的代表法,系统阐释、深入解读其重大背景、突出特点、主要内容等,并对全面贯彻实施代表法、做好代表工作、履行代表职责提出要求。
授课内容深入浅出、内涵丰富、引人思考,讲的都是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干部最关心、关注的事,“开班第一课”引发参学人员的广泛共鸣。
“要认真总结实践做法,紧密结合湖北实际,修改好我省代表法实施办法。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落实代表法各项规定,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各级人大代表要模范带头贯彻执行代表法,依法履职尽责,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艳玲在主持辅导报告时提出具体要求。
学习,关键是“入脑入心”,成效,由实践检验。
“听完郭振华主任的授课,很及时、很受用。”课后,省人大代表、天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工程师董佩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喜悦和感受。她说,作为从事地理信息与遥感工作的人大代表,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空间信息技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以“遥感之眼”守护荆楚绿水青山、以代表之责汇聚创新发展合力,为加快建成支点贡献科技力量。
“人大代表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在笔记本上,省人大代表、江陵县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邓曼着重记录下这句话。她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入调研,用年轻人特有的方式履职;要通过短视频平台收集民意,用数字化工具收集了解群众急难愁盼;要重点关注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大小事。“身为90后人大代表,我要用青春活力彰显新时代青年代表风采。”邓曼说。
学以提能 凝聚起支点建设的人大代表力量
2月5日,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举行,吹响了加快建成支点的冲锋号角——全省各项工作都要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
2月25日,全省人大“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视频动员会在汉召开,组织动员全省四级人大、五级人大代表,强化争先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勇于担当作为,为加快建成支点汇聚智慧和力量。
人大代表如何聚焦聚力支点建设,助力支点建设实现整体提升?培训班精心安排、科学设置,邀请高校、政府组成部门的专家学者、相关负责人聚焦支点建设的意义内涵要求、文化科技产业创新与发展等内容作辅导授课,同时,增强互动性,组织参学人员围绕授课内容分享心得体会,在相互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问题》为主题,从现代化道路的趋同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地方模式”所蕴含的战略价值三个部分,作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辅导授课。
“傅教授侃侃而谈,客观总结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当下国情现状、时事热点深入剖析,将‘中国式现代化’东西方差异形象地展现出来。”省人大代表,远安县旧县镇鹿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炜炜认为,在加快推动支点建设中,乡村要找准定位,融入区域发展,要挖掘乡土文化,留住乡村根脉,要以文化聚人心、以发展强根基、以科技促增收。
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辅导授课中,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毛明天从重大意义、优势短板、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四个方面,通过理论阐释、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等,使参学人员对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湖北工业、科教基础良好,近年来又有多重国家战略政策叠加,民营企业大有可为。”省人大代表,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光平信心满满。“我们将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支点建设贡献力量。”
“发扬‘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的三命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推动湖北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昕晔以《开拓进取 建功支点 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主题,与参学人员作分享交流。
“通过聆听授课,我对支点建设和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深刻理解。”省人大代表、武汉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培梳理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方向。“我将当好民营科创企业呼声的传递者,把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产学研协同堵点、政策落地难点转化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为支点建设努力奋斗。”
支点建设,必须靠坚实的产业基础作支撑。省经信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盛章学在《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 筑牢支点建设的坚实支撑》辅导授课中,从“把准转型发展航向、锚定支点建设蓝图、厘清湖北工业现状、担当产业倍增使命、共谱同心协力新篇”五个方面,为参学人员进行专业辅导。
“在支点建设中,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人大代表、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文武松表示,将聚焦桥梁产业创新,深入调研行业在智能建造、绿色施工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代表建议,助力建好桥梁技术创新平台,引领桥梁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课程安排系统全面,很有针对性、实用性。”
“既讲政策、又谈问题,既讲方法、又交任务。”
“不仅加强了对支点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方法路径。”
……
辅导授课“干货”满满,参学人员普遍感觉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履职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支点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学以致用 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樱花飘落如雨,江风徐徐吹拂,4月的武汉,春意更浓。
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现场。培训期间,参学人员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近距离了解我省科技发展、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亲身感受“一束光”的全球突围。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时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今天,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我们看到了高产高蛋白宜机收玉米培育、人形机器人、黑磷改性贵金属催化剂等获得总书记点赞的科技成果,以及科创供应链平台的成功案例。”省人大代表、当阳市秋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春霞表示,将紧盯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献务实之策、谋创新之路。
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参学人员参观了企业展厅,详细了解红外核心器件、红外热像仪、大型光电系统、高端装备系统等方面产品及技术应用。大家真切感受到,只要秉持“工匠精神”踏实做主业,就能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就能以创新精神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高德红外以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实践,生动展现了支点建设的多维内涵。”省人大代表,劲牌有限公司副总裁、劲牌研究院院长杨超说,“这启示我们,人大代表既要立足法治思维推动制度创新,又要深入一线把握产业脉动,将企业转型升级的鲜活经验,转化为建言献策的实践智慧,在为民代言和服务发展中双岗建功。”
1978年,赵梓森院士在武汉拉出我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点燃了中国光通信事业的火种。如今,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逐步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销量全球第一。
作为连任三届的省人大代表,十堰市群艺馆(艺术研究院)副馆长马小飞参观完长飞光纤后深有感触。“人大代表既要成为科技文化领域的瞭望者,敏锐捕捉发展机遇,又要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架起民意沟通的桥梁。”马小飞表示,将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同时,积极倾听民情民意,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履职全过程。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参观过程中,参学人员格外珍惜难得机会,聚精会神听介绍、紧抓机会提问题、立足本职说打算,展现出求知若渴的学习劲头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通过现场教学,可以帮助人大代表形成对湖北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的深刻了解和直观感受。”省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胡金国表示,这种学用结合的方式有助于人大代表更好发挥“人民代言人、岗位先进、社会模范”三重角色作用,彰显在支点建设中的担当作为。
10万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凝聚的是6100万荆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当他们积极投身到支点建设中,无数微小的力量将汇聚成强大的洪流。培训结束后,参学人员信心满怀踏上归程,返回各自工作岗位,以“拼”的思想意识、“抢”的精神状态、“实”的工作作风,奔赴支点建设的新“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