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度解读 >> 文章详情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持续正风肃纪不松劲
一要着眼于巩固和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的力度前所未有,取得的成效举世瞩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经常抓、抓经常;扎紧制度笼子,构建长效机制的做法要持续巩固。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盯紧“四风”问题,密切关注新动向,切实解决“两个凡是”(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问题,绝不让“四风”反弹回潮。二要着眼于创新和提高。针对新形势下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新动向,要有新思维新思路新办法。注重运用科技手段,运用新媒体,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扩大监督覆盖面,让监督无处不在,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三要着眼于长效和提高。在解决新形势下作风建设问题的同时,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作出明确规范,形成法规制度体系。既要加强对作风建设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又要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的纪律处分权限,改变单靠纪检监察机关“一家挑担”,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良好家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畏、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践行“三清”目标不停步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简称“三清”)是党的建设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可见“三清”目标的重要性。一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在强化惩治方面决不能松紧、停歇,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减少腐败存量,重点遏制增量,克服“割韭菜”效应。要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用强有力的手段推进惩治腐败工作。县级要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二要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扎紧笼子实质上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既防“牛栏关猫”,又防“暗箱操作”,本质上是要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监督权力。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这是一项庞大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解决,一项成果一项成果推广应用,真正把各方面的监督工作发挥出来,贯通起来,使这个“笼子”成为公众能公开监督的开放平台。三要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强化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和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的反面教材作用。要选对人用好人,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作者系通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