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 文章详情
宜昌市点军区:“5号见” 群众幸福的遇见
“克珍姐,你这是干啥去?”“今天5号,这个月归我值班!”“哦,‘5号见’,我晓得!”泉水村三组的公路边,人大代表沈克珍和邻居说完话,骑上电动车匆匆赶往村委会,开始一天的代表活动。
近几年,点军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辖区四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代表活动,被群众亲切称为“5号见”。
“5号见”的由来——创造平台开辟代表通道
2022年3月以来,点军区为响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化“察民情 聚民智 惠民生”代表行动号召,在全区开展“人大代表在身边”活动。
规范的活动场所,是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收集社情民意的基础保障。区人大常委会以区、乡(镇)、村(社区)为单位,建立起“1+5+23”的人大代表“家、站、点”平台。将全区349名省市区乡四级人大代表分成23个代表小组,并在相应的人大代表联系点中公示代表留言二维码和履职二维码,即使代表不在现场,群众可以扫码留言表达诉求。线下、线上平台同步搭建,代表联系点成为代表展示身份、日常履职的主阵地。
健全的活动机制,是“5号见”被代表和群众认可的核心关键。区人大推进代表在代表联系点轮值制度,确定每月5号(遇节假日顺延)为“代表行动日”,鼓励每名代表固定联系3至5名选民,积极为民代言,为民服务。每季度在代表联系点集中开展一次学习培训、走访调研、视察检查等活动。代表走访群众、集中调研收集到的选民诉求、建议,由联系点汇总后上报联络站统一梳理,按权责范围分别交办乡(镇)政府、上报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对于重难点事项,区人大常委会经主任会议研究后,请示区委主要领导,交办区政府。
到2022年10月,全区23个代表联系点共收集选民意见建议612条,现场答复495条,交办相关部门办理完成88条,办理中29条。为扩大影响,增强事项办理监督力度,区人大常委会编印专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进行签批。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常态化、规范化的代表活动逐渐为群众所熟悉,始称为“5号见”。口口相传,代表行动工作经验也得到了省、市人大的高度肯定和各级媒体的宣传推介。
“5号见”的发展——创新举措回应群众诉求
为了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5号见”不断开发代表履职“新功能”,解锁为民服务“新姿势”。
“代表中心户”,示范带动。人大代表队伍中包含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优秀、先进人才,他们有的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有的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有的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点军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全区选树120个代表中心户,分为联络中心户、产业中心户、行业中心户三类,激发代表在联系选民、产业发展、行业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其中,“花卉苗木”产业中心户姜少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姜少华是省人大代表、牛扎坪村党总支书记,也是一位“花卉苗木的专家”。他牵头带领牛扎坪村的十多家经营主体和全村村民,共商共谋、发展产业,促成宜昌花木城的建设落地。同时,姜少华和他所联系的3名代表,在各级人代会上提出乡村振兴的相关建议20多条,牛扎坪村从一个贫瘠的小山村变成集“文、花、果、食”四大支柱产业于一体的坝首第一村。2024年11月1日,宜昌市第39届菊花展在牛扎坪村开幕,一个月接待游客70万人次,带动消费3.5亿元,乡村发展又迎来了新的契机。
“点单送法”,法润民心。2023年,区人大创新提出“点单送法”活动方案,即将代表在日常联系群众时收集到的涉及法律的问题集中起来,由法制委联系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等单位,邀请专业人士在“5号见”活动当天深入到村、社区面对面为群众进行解答,既提高了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也在无形中帮助化解基层矛盾。截至目前,区人大联合其他部门累计“送法”18场,服务900余人次,解答了一大批婚姻、财产、赡养等方面的纠纷问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细致的法律服务。
“局长进点”,现场答复。区人大常委会着力破解议案建议督办质效不高的难题。为了加强对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的掌握,加强办理单位同提出建议的代表之间的沟通联系,确保办理效果符合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区人大常委会利用“5号见”活动,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进到代表联系点,当面向代表、群众答复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对于不满意的地方,代表还可以当场提出疑问。主动权牢牢握在代表和群众手中,代表不再“被满意”,意见建议不白提。
“代表·区长面对面”,聚焦堵点。2024年,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重难点事项加大督办力度,同区政府联合开展“代表·区长面对面”活动——筛选3—5件民生实事,邀请分管副区长、相关区直单位就具体事项具体分析,向提问代表给出办理措施和办理时限。现场还邀请事项相关的群众代表列席活动,切身感受人大、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态度和决心。在第4场活动中,代表提出了“楠石路施工进度慢、恐影响农户柑橘销售”的问题,分管副区长要求建设单位加快进度,金辉公司当场表态“就算下刀子,也一定在9月份实现通车”。通过倒排工期,紧锣密鼓施工,截至9月底楠石路完成水稳层摊铺,路面由3.5米拓宽至6米,畅通无阻。路好了,进村的商贩变多了,价格也起来了,当年楠木溪村的柑橘销售额创近年新高。
“5号见”的升级——创优作风服务区域发展
2024年底,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代表联系群众“5号见”活动,“5号见”走出点军,开启新篇章。
2025年初,省人大号召全省四级人大代表“聚力支点建设”,点军区人大在市人大的指导下,精心谋划第一季度“5号见”集中活动,正式吹响新一年履职奋进的号角。区乡两级人大通力协作,对23个联系点的活动主题、形式内容、参加对象、宣传拍摄等事项逐一审定,确保主题鲜明,紧贴实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当下重点工作,开展“局长进点”“点单送法”、协商议事等系列活动。
虽然活动形式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质变却在悄然发生。
近年来,点军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反映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体现在小区物业管理方面。区人大决定帮助啃下这块“硬骨头”。2025年以“5号见”活动为依托,围绕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民生实事和基层治理难题,确定“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主题,全区5个乡镇(街道)中有3个都选择了“小区物业自治”。3月5日上午,点军区第15-18代表联系点50余名代表在太平村村委会参加“局长进点”活动,向区住建局、区安置办、启宸公司负责人现场反映安置房物业管理相关问题。3月6日下午,点军区第5代表联系点在联棚村开展“局长进点”活动,总结前期小区物业自治工作,并邀请区住建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今年,点军街道、联棚乡、桥边镇代表联络站将锚定小区物业自治工作,持续跟进问题办理进度,回应百姓安居期盼。
由点及面,普惠民生。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扎实作风,以“钉钉子”精神让“5号见”走深走实,不负群众所托。经过3年积累,“5号见”不再拘泥于活动形式,而是以问题为导向,将目光放到更高、更宽的层面上,致力解决涉及范围更广、难度更大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下一步,点军区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动员全体代表,以“5号见”为实践抓手,在“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中身先士卒,紧扣支点建设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提出管用、实用的议案建议;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及时反映群众期盼、回应社会关切。(梅斌)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