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 文章详情

十堰市郧阳区:橄榄映照履职路 金果淌出“致富油”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25 10:28   [收藏] [打印] [关闭]

“油橄榄产业从零星种植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8万亩基地、综合年产值达10亿元的产业集群,这背后凝聚着各级人大代表的持续支持与倾力助推。”省人大代表、湖北鑫榄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瑾艳深有感触。

近年来,郧阳区人大常委会在代表行动中,紧扣推动产业发展,组织1439名代表化身“产业侦探”,创新“产业链跟踪调研法”,系统构建“深入调研找痛点、精准建言促政策、资源对接破瓶颈、强化监督保落实、产业示范带全局”的履职闭环,将代表履职深度融入产业振兴全过程,成功探索出一条“绿色增值、产业富民”的特色发展路径。

一、深入调研,精准把脉产业痛点。郧阳区各级人大代表扎根基层一线,依托多维度调研体系,系统梳理油橄榄产业发展瓶颈,重点聚焦经营主体、产销链路、技术适配三大关键层面。代表们发现,油橄榄产业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性。部分民营企业受制于资金短缺,导致管护工作落实不到位,产量波动较大;部分基地因灌溉设施缺失,挂果率降低约30%。调研数据显示,本地油橄榄加工转化率不足40%,农户收益仅占终端售价的15%~20%,品牌影响力薄弱,冷榨橄榄油市场份额仅为进口产品的十分之一。代表们联合专业力量评估品种抗逆性,推动建立标准化试验田,成功筛选出3个高抗性适生品种。创新运用“直播间问需”“产业链跟踪”等调研方式,2024年以来累计形成专题报告8份,提出针对性建议23条,其中6条被列为区委、区政府重点督办事项,为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建言献策,推动政策精准落地。代表们将调研成果高效转化为政策建议,并通过多层次履职平台推动制度性支持落地生根。朱瑾艳等代表联名提交《关于推动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建议》,推动区政府于2022年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新建基地每亩补贴1000元,老基地改造每亩补贴500元。2025年省两会期间,朱瑾艳持续建议省级层面参照油茶产业政策,提供为期4年、每亩共计1500元的持续补助,覆盖整地、种苗、防风柱等核心成本。代表建议助力“湖北省油橄榄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促成与武汉轻工大学、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校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并与邓明全、何东平、王瑞元等22位国内外顶尖油橄榄专家组成“最强大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精深加工领域累计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福寿康宁”礼盒、“遇见武当”多酚特级初榨橄榄油荣获2025年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橄榄油比赛“有机金奖”,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三、搭建桥梁,汇聚资源破解瓶颈。郧阳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专业代表小组充分发挥“专”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开展实地调研座谈20余场次,精准对接需求,为产业发展牵线搭桥。积极协调区农发行创新推出“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链式信贷模式。2023年成功为十堰绿鑫林业公司投放3.5亿元贷款,支持其新建高标准油橄榄基地3.2万亩(项目总投资6.27亿元),预计直接带动1400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线上,代表主动开设助农直播间,2024年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81万元;线下,大力推动“助绿品进京”活动,成功打通北京大型商超系统销售渠道。联合区检察院创新设立“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实践基地”,将涉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定向用于油橄榄种植,开创“司法修复+产业培育”双赢模式。相关案件当事人通过补植油橄榄履行修复责任,实现了公益诉讼赔偿金变身“橄榄生态基金”,2000亩荒山披绿生金。结合代表进家入站接待选民、“双联”等活动,推动通信运营商完善基地网络覆盖,有效解决直播带货网络信号瓶颈。2024年组织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场,覆盖农户2000余户。

四、示范引领,激活产业内生动力。代表们率先垂范,以标杆效应有力驱动全域产业升级。省人大代表朱瑾艳累计投入5亿元,倾力打造集“生态农业种植、健康食品研发、生物科技萃取、农文康旅融合”于一体的油橄榄绿色大健康产业链,成功探索出“油橄榄+”产业融合发展新路,使油橄榄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果子”、乡村振兴的“好路子”。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鑫榄源公司通过流转5000亩土地,创新实践“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返租倒包得真金、折股量化得股金”的“四金”增收模式,确保参与农户每人每年稳定增收3万元以上,实现就地就业、持续增收。通过广泛调研,牵头制定《郧阳油橄榄栽培规程》,因地制宜探索推广“高厢高垄、单体垒土、客土栽植、控根器栽植”等关键技术模式,有效破解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种植难题。2025年全区新建高标准种植基地3万亩、改造提升老基地1万亩;新建采穗园100亩、机械化育苗大棚50个,年繁育耐寒高产“两皮一豆”优质种苗30余万株。目前,郧阳区油橄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基地规模已达8万余亩,覆盖全区20个乡镇、90余个行政村,成功带动2万多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优的橄榄油核心产区。

从油橄榄“水土不服”到“郧阳方案”的破题民主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人大代表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建言者”,更是关键的“资源链接者”“政策护航者”“创新实践者”。从朱瑾艳代表筚路蓝缕打造“东方橄榄园”的生动实践,到专业代表小组推动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高效汇聚的创新作为,一条清晰的“调研—建言—搭桥—监督—示范—富民”闭环履职路径已然成熟并彰显强大效能。(沈进军 张宏 黄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