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十堰市张湾区“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推动养老助餐服务更好发展
“饭菜每天不重样,省事还省钱,一天三顿我都在这里解决,在这儿吃得省心、舒心,还放心……”,在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道王湾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正用餐的62岁居民张进竖起大拇指,为社区幸福食堂点赞。
红卫街道王湾社区系东风公司老旧小区,退休职工多,老龄化程度高,一些老人长期独居,能吃口“暖心饭”“热乎饭”是老人们的真切诉求。张湾区人大“聚力共同缔造·代表六查六促活动”开展以来,辖区各级人大代表踊跃行动、深入调研,就养老助餐服务市场化运作办法、用餐价格优惠、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积极向街道党工委反馈、建言。
经代表们协调推动,社区将一栋闲置的3层办公楼升级改造为便民养老综合体,集养老助餐服务、老年学堂、日间照料、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老年幸福食堂后厨可观、食材可溯、安全可查、质量可评,运营采取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做一点的‘五共’模式,两荤两素只要10元,主食和汤免费提供,80岁以上老人享8折优惠,90岁以上老人享5折优惠。”张湾区人大代表、王湾社区党委书记赵霞对引入社会力量开办幸福食堂如是介绍。
在张湾农村,幸福食堂同样在孕育、成长。
“早上有包子、豆浆、稀饭,还有各类面食,清淡、软和,很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贴心得很。”在张湾区黄龙镇堰石村幸福食堂内,92岁的鲍大爷用完晚餐后展露笑颜。
堰石村是张湾区整村生态搬迁村,百姓集中安置在黄龙镇稠树沟,安置区现有村民355户1315人,60岁以上老人多达516人,且多为高龄、空巢、留守、失能老人,饮食起居是这些农村老人们的“揪心事”。
面对这个使人寝食难安的重要民生关切,镇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刘勇积极行动,联系并组织村代表小组成员们挨家挨户上门征集意见诉求,召开了多场场院会,商讨养老助餐服务举措办法,最后议定使用安置区闲置门面房,集体先行投入一点,改造为乡村“幸福食堂”。
“幸福食堂主要面向堰石村及集镇附近60岁以上老人,具有普惠性,解决了辖区及周边近700名老人的就餐难题。农村收入及生活水平有限,这里60至90岁的老人每人每天三餐收费封顶不超过12元,不足部分由政策补贴;9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办农村老年食堂追求的目标是低成本、高福利、齐参与。”刘勇说:“为了老年人能年年吃上热乎饭,我们下一步将发动人大代表,围绕可持续办好幸福食堂这个课题进行专题调研。”
据了解,2023年,在“聚力共同缔造·代表六查六促”活动助力下,张湾区计划在原有幸福食堂基础上,继续新建和升级改造35个养老助餐服务平台,进一步平衡好幸福食堂的公益性与市场化,力促养老助餐服务覆盖更全面、品质更可靠、价格更实惠、运营更久远。(通讯员:张磊)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