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兴山县:坚持“三步走”助推“共同缔造”走深走实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7-12 10:51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兴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聚力共同缔造·深化‘三在三争’”为主题,以“一线三问五聚焦”活动为契机,践行“一线”理念,深入开展“问需、问计、问效”代表行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助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兴山实践”。

明确活动主体 突出“共同缔造”重点

常态问需选准项目。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丰富和拓展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发挥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天然优势。按照“五有五化”要求,依托规范化建设的“8个代表之家、37个代表联络站、98个代表联系点”三级阵地网络,打造8个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基地,人大代表在履职平台定期接待选民,代表小组每季度以乡镇为单位开展一次集中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专题调研,采取“集中组织+日常收集”“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听取代表选民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引导群众“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通过常态问需最终选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共同缔造项目。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意见》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关于聚力共同缔造 深化“三在三争”代表行动的工作方案》《关于深化“一线三问五聚焦”活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试行),围绕县委“六争创、六中心”发展目标,突出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以五级人大代表为主体,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门(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带头参加活动,带头宣传共同缔造理念,带头联系代表和人民群众,各乡镇人大自选具体内容开展活动,每年确定聚焦 1-2 个小切口开展活动,以代表小组为活动单元,以小切口融入大主题,以实际行动引领人民群众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上来。今年5月,峡口镇人大主席团瞄准群众的需求、愿景,以共同缔造为契机,立足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通过召开一次次屋场会、湾子会,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提升当前堰塘储水蓄水功能改造上,村民与代表纷纷发言献策,最终确定了包括堰塘清淤、堰堤和挡墙加固、泄洪下水管道铺设、堰边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方案建议8条,实施中面对通往堰塘的过道狭窄,半人高的杂草和杂枝丛生现象,周边村民用镰刀开路,如今堰塘整治完工后,使蓄水量提升至近千立方米,显著提升了当前张家湾片区的防汛抗旱水平,惠及农户80余人和200余亩农田。

专题问计确定方法。做实“双联”工作,建立“定向”问计机制,设计“三问”工作台账,发挥“37个区域性+6个专业性”代表小组作用,每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4名人大代表,每名代表联系一定数量的选民,每年至少组织2次活动,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线下”意见征询等方式问计,开展重点课题专项研究,围绕重大事项决议决定专题问计,通过广泛收集各方面意见最终确定共同缔造项目实施的具体办法。3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成立专班修改《兴山县人大代表专业型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一线三问五聚焦”活动实施一览图》,县人大农业农村代表活动小组紧扣产业振兴和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以县外参观学习和县内实地调研等方式,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人大系统干部和县特产办农业专家前往秭归县和兴山县峡口镇开展学习和调研活动,成员们对标先进找差距,学习先进思想理念,就如何在共同缔造、乡村振兴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专题问计。水月寺镇人大主席团自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以来,其野竹池村以“代表联络站”为载体,通过走访入户、会议征集、问卷调查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6大类32条,在屋场院子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号召群众让田让利、投工投劳、拆旧清违,共同为家园建设建言献策,实现“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截至目前,农户捐助瓦罐瓷坛22个、投工466人次、拆除破旧柴棚鸡圈6处、安装路灯30盏、建成景观坝2座,按照人居环境“扫干净、码整齐、收通豁”要求焕然一新,同时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评比、精神文明评比等活动,通过流动积分超市激发群众活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500元。

全面问效检验成果。开展专题调查、工作调研、执法检查问效,听取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并督办落实,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依法对有关部门开展工作评议,对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开展满意度测评,通过全面问效检验共同缔造项目实施的最终效果。年初,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兴山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评议实施方案》,完善《兴山县乡镇人大工作评价办法》《兴山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与监督办法》(试行)。6月20号,县人大常委会召开2023年工作评议动员会,对6个单位的工作评议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至10月下旬结束,分为准备、调查、评议和整改四个阶段,将贯彻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研究处理审议意见,代表意见建议、票决民生实事等人民群众普遍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等内容进行工作评议。6月初,高桥乡人大主席团采取“村民投工投劳+村集体集资+县级以奖代补政策”方式,开展撂荒地复垦复耕整改共同缔造项目,在木城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开展人大代表与村民代表的夜话会,组织人大代表与村干部现场宣传政策、摸排调查、吸纳百姓建议后,对木城村风斗口、庙坪、核桃树坪的撂荒地进行应改尽改、应种尽种,主要包含树木杂草清理、挖机整地等工作,经过干群共同行动,木城村已整改撂荒地近150亩,引进产业大户,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方式,进行农作物轮作,既解决土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改善了人居环境,同时,还可以吸纳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让“沉睡”土地重新焕发活力。

完善健全机制 丰富“共同缔造”形式

完善意见建议办理。对代表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分类的原则进行交办、转办、督办,并及时向代表和人民群众反馈问题解决情况。2月23日,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审议通过《兴山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与监督办法》,“三步走”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和初定”到“审议和票决”再到“实施和监督”,确保兴山票决制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3月1日,县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工作任务的通知》,对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任务分解,由分管副县长牵头领办,明确责任单位,编制实施计划,按程序组织实施,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适时公开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让县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共同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认真听取县人大代表和群众对项目实施的意见和建议。9月将召开县人大常委会议听取重大民生实事情况报告,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全力做好票决制“后半篇文章”。

深化调研成果转化。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对具有普遍性、政策性的问题,组织代表进行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将代表行动与人大调研视察监督项目紧密结合、有机衔接、相互促进,提升监督工作质效。6月18日,县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年度工作要点安排进行,将当前工作实际与视察调研紧密结合,赴全县8个乡镇及相关县直单位、企业开展人大代表建议及票决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的工作视察,通过现场察看、集中座谈等方式,督办了10件重点建议和10件票决民生实事,如:在督办《关于加强农村“流动家宴”安全管理建议》的办理情况中,主办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农村“流动家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流动厨房”的监管作为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事前有申报、过程有监管、事后可追溯”的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聚餐的有效监管。领衔代表也提议代表同群众们共同参与,积极向本村家庭聚餐的举办者和流动厨师宣传农村自办宴席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对农村自办宴席的加工场地、卫生条件、用水等进行监督检查。

探索民主实践创新。大力推广“湾组会”“板凳会”“屋场院子会”等基层议事议政方式,把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地与推动共同缔造深度融合,让民主在基层可见可感、发挥作用、落地扎根。3月10日,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探索“法暖家长里短”与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结合路径的专题调研,兴山县人大法制委、县法院、昭君镇人大主席团经过走访调研,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基层实践,结合山区办案特点,开启“人大代表‘家站点’+‘法小兴’法律服务志愿工作队”协同新模式,将人大代表和“法官”深度融合,有效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提升司法服务温度和力度,打造“法暖家长里短”工作品牌。仅1个月内,“法小兴”法律服务志愿队参与矛盾纠纷调解35起,法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判后答疑和回访7件,服判息诉率达100%,彰显了“法院+代表”工作模式优势,“小切口”为共同缔造人大代表行动在农村找到了有效结合点,达到了法治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峡口镇建阳坪村作为兴山县“共同缔造”活动的试点村之一,峡口镇人大主席团把共同缔造活动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建阳坪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共同缔造”第8次屋场会,会上70余名村民共同整理出建议5条,其中最关切的1条建议就是讨论在五组吴家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过人大代表、村“两委”干部入户进一步宣传政策、征求意见,建阳坪制定了以拆违治乱,增设机动车通道、文娱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实施方案,坚持“三务”公开,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为先锋,成立吴家湾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小组,同时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和村民参加监督评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项目建设中更是涌现出了村民陈永海自掏腰包5万元,自主整治约200平方米场坪的先进事例。

强化工作落实 增强“共同缔造”实效

组织有力有序推进。按照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原则开展活动。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重点围绕听取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报告、新型城镇化工作情况报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四好农村路”、柑橘产业视察调研,开展相关执法检查等,组织代表开展活动。3月上中旬,峡口镇人大主席团积极组织第二、第四活动小组联合县镇农业技术骨干,深入峡口镇泗湘溪村、平邑口村等乡村振兴主战场,依托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开展“小阵地大课堂”柑橘产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柑橘种植户、村“两委”成员、合作社成员等共150多人参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和监督促进作用。

注重示范引领带头。各乡镇聚焦活动主题,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出问题,强化制度供给、先行先试,努力探索用法治的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巩固扩大代表行动成果。昭君镇是兴山县唯一一个宜昌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昭君镇人大主席团创新实施立法意见征集“四专工作法”和“一访二集三讲四学五谏六评”六步工作法,先后开展《宜昌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等10个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求,400余人次共参与19项地方性法规的意见征集,征集意见建议123条,被采纳2条(已公布正式文本的2部条例),7次普法宣传活动覆盖群众1500人,调解矛盾纠纷48起,法庭判后答疑和回访7件,服判息诉率达100%,充分发挥了基层立法联系点“连心桥”“直通车”作用,将司法资源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最末端,引导更多基层群众全过程参与国家法治建设。

深入探索总结提升。持续总结推广代表行动的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通报表扬聚力共同缔造·深化“三在三争”代表行动突出单位、突出个人和先进履职平台,推动代表履职活动深入开展。2月以来,高桥乡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家、站、点”活动阵地作用,以“提升服务保春耕”为重点,组织镇人大代表深入村组摸排调查,走访中不少村民反映,由于受去年旱情的影响而导致水田缺水难以下秧,人大代表将收集的意见反映到村委会,村委会立即分别在缺水的片区召开群众会、屋场院子会,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最后,大家推举人大代表谭玉申和邹学艳总牵头,受益户陈开林和谭明松负责记工日,并同村会计共同负责原材料的购买和运输,采取修复水渠加架管道相结合的方式,村民一致同意采用这个办法,通过半月的奋战,让清水源源不断地流进村民的秧田里,这次全村共投入资金36800元,投工投劳205人次,整修水渠总计9700米,可灌溉水田500余亩,受益1100余人,这既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好效果。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宜昌三峡电视台承办的《与民主同行》电视栏目于5月29日宣传了“高桥乡人大代表共同缔造为农田解渴”新闻。同时也在“湖北日报”“三峡日报”“宜昌人大”等媒体上宣传报道。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牵头,村集体出资出原材料,村民投工投劳,像这种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还有很多,既生动体现了共同缔造的理念,也成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入实践。(兴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孙锐)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