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十堰市张湾区以“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助力夜经济繁荣
发展“小店”与夜市经济,促进商贸服务业兴旺繁荣,全力破解“就业难”,改善民生福祉和公共服务,让十堰东风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绽放新荣耀,是十堰市张湾区“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的一项独特使命。
一份蕴含“乡愁”的建议,初心只为东风故里
“疫后重振经济,对开小吃店的小老百姓来说,就要看怎么才能把客人吸引来,玩得开心,吃得舒心,买得放心才行!”
“东风人对张湾充满感情,要靠老东风、老二汽、老三线这些元素来‘情感动员’,用‘乡愁’一般的记忆引流消费者到花果辖区打卡……”。
在花果街道第28代表小组组织的辖区餐饮及商贸服务代表商户恳谈会上,来自六四社区、花果园社区的“小店”私营业主们踊跃发言,积极为做强“夜经济”献计献策。
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花果街道党工委书记马俊悉心记录着市场业主们的意见建议,一份发展古巷夜经济的代表建议在心中慢慢“成竹”。
第28代表小组随后开展多轮调研,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召开10余次场院会、代表会,走访160余户商户群众,广泛听取意见,一份深富含金量和可操作性的代表建议破土了——选准放马坪文化古巷的资源优势,结合该片区二汽工业历史基础,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东风创业“马灯”精神,将放马坪古巷升级打造为“东风故里”历史文化街区,既保证历史人文文化、厂址的完整性,让城市保留“来时之路”,也保障居民安居乐业的延续性,让街道焕发“时代活力”,让群众乐享“现代生活”……
如今,伴随放马坪“东风故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的落地,群众、商户们积极参与到夜市演出、摆摊和消费中,古巷互动式“夜游+夜娱”的“夜经济”成为消费爆点。
一次代表行动、一份情理兼融的代表建议,唤回了东风人不忘初心的“第二故乡”,富含东风场景元素的夜市正展臂迎接八方来客。
一种彰显情怀的代表行动,点亮城池万家烟火
“如何把共同缔造理念完美融入到夜市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既要把“共同”的人情味放宽,又能收紧行业规范与标准,形成红卫夜市的核心竞争优势?”红卫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冯定艳一直反复思考着这一问题。
答案不在风中飘,只要深入群众之中,它会自动涌现。
红卫街道人大工委组织30名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以做大做强红卫夜市为今年主打课题,广泛走访调研,长时间蹲点调查。
面对“互联网+”新业态来势汹汹,代表们形成了强化互联网下抢占夜市流量经济这一发展框架,提出增强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发展举措。多名人大代表联合网红流量美食博主,充分挖掘辖区美食餐饮点位,绘制出红卫美食地图,运用抖音、小红书、美食公众号等新媒体持久引流,燃动线下变现消费。
夜市火起来,群众操心的 “油烟治理、街巷卫生、噪音污染、燃气消防安全”问题也稍有冒头。人大代表们因势利导,倾听民意诉求,然后借助代表行动趁势而为。
针对夜市摊点乱丢乱扔垃圾、喧哗吵闹等不文明行为,人大代表胡霞建议,把社区志愿者们拢在一起、排成班组——于是每晚4名身着橙色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各个烧烤摊位间,打扫卫生死角、劝导不文明行为…… “社区每周至少对夜市进行一次大清洗,及时对夜市道路沿线树木进行修剪,适时修补靓化,消除异味。”胡霞说,“夜市环境保持得舒心干净,打理得很有‘气氛感’,年轻人们都乐意来聚会拍照。”
打造夜市绝佳体验环境,非政府一家之事,“共同缔造”需要人人出力。人大代表们和辖区商户恳谈交心,动员他们投身夜市“共建”。赵华中是夜市虾客汇美食广场的老板, 他主动报名加入平安义警,每晚义务巡逻,及时上报治安问题。在代表行动的推动下,赵华中还发起“你想吃啥、我来做”公益活动,为辖区保洁员、留守困难儿童们送上免费爱心美食……
整个夜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行业自律效应初显。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冯定艳瞄准时机,马上提议—— 于是,“吃一口红卫”夜市烧烤餐饮联盟孕育而出,辖区47家餐饮商户加入联盟,共同守约“扮靓”红卫夜市这个共同的家,保证诚信经营、不乱涨价、精良服务、实力宠客,用淳美好客民风让红卫夜市“出圈”,使“吃一口红卫”成为东风人的追怀与向往。(通讯员:张磊 张旭东)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