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武汉市蔡甸区:荷里议事“三四五六” 助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相继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立足全省实际提出“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省人大常委会迅速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意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提供重要路径。
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落实省、市人大有关工作要求,坚持把代表工作履职平台和代表“两个作用”发挥作为重要抓手,紧扣“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积极探索“荷里议事”工作思路,构建“三四五六”工作机制,走好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赶考之路,紧紧围绕全区“四大比拼”和“十大工程”凝心聚力,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蔡甸实践。
聚焦“三层内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人大代表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才能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才能有效发挥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反映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难题中的积极作用。
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充分结合“知音水乡”区情实际和“民呼我应”代表履职工作要求,经过主任会议讨论研究,明确开展“荷里议事”的三层内涵:一是“荷里议事”,既彰显蔡甸区“荷花甸里、莲藕水乡”的人文环境特色,又鼓励人大代表走出高楼大院,深入田间地头,推开书简尺牍,贴近百姓身边;二是“和你议事”,体现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之间平等交流、互为支撑;三是“合理议事”,表明人大代表在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最终达成合理结果。
蔡甸区人大大集街道工委聚焦文岭生活城项目建设开展“荷里议事”活动
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制定出台《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代表三进·共同缔造”活动 打造“荷里议事”厅品牌工作方案》,按照“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将全区省市区乡四级共360余名代表全部编入各代表工作室站点轮值,常态化开展“荷里议事”活动,助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民主单元与社会治理最小作战单元的有机结合。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荷里议事”活动52次,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活动420余人次,共收集整理意见建议98条,有力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政银企对接、小区定制公交等企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40余个。
围绕“四个结合”,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基础”
加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的实践举措,也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抓手。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将开展“荷里议事”活动与加强代表“家站点”建设有机结合,与落实“双联”制度有机结合,与代表学习培训有机结合,与代表述职评议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以落实代表“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制度为重点,以推进“家站点”标准化建设、常态化运行、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努力实现代表履职有规范、联系群众有平台、作用发挥有抓手、基层民主有作为的良好成效。
市人大代表邓永勤与村民开展“荷里议事”活动,畅谈村庄发展美好愿景
在刚刚获评2022年度湖北省“十大最美农村路”的武汉市蔡甸区嵩阳大道旁,邓永勤人大代表联系点经常热闹非凡。“有了这个代表联系点,履职很方便。村民们随时可以找到我,把他们遇到的烦心事闲谈诉说,我就把诉求记录下来,通过‘荷里议事’载体推进解决。”八年前,邓永勤这个90后的土家幺妹,放弃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一头扎进“劈柴砍草、插秧种豆”的农村工作,在她和团队努力之下,蔡甸区永安街道火焰村实现荒地变良田、危房变民宿、农民变管家的“三变”蜕变,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网红地。现在的邓永勤既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也是一名市人大代表。她既写农情日记,也记“民情日记”;既为庄稼把脉问诊,也帮百姓排忧解难。今年以来,邓永勤代表通过“荷里议事”形式与周边村庄新达成投资590万元,吸收周边村民37人就业,村民户均新增收入1万元。
“荷里议事”活动的初衷就是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让人大代表“家站点”更好融入群众“生活圈”“工作圈”,打造群众身边的流动议事厅,实现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为切实打通人大代表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最后一公里”,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室规范化运行的指导性意见》,按照“七有五统一”标准,对全区代表“家站点”进行了优化升级,健全完善了区、街道(乡)、村(居)三级代表阵地平台体系。目前,全区56个代表站点全部冠名“荷里议事”厅,为人大代表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常态化”联系服务,建强用好基层民主实践主阵地打下坚实基础。
形成“五项流程”,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定准则”
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地方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各方面,探索形成“荷里议事”的五项工作流程,即:群众问事来出题、集体议事共谋划、党政定事做决策、部门办事抓落实、代表评事促效果。
今年5月,武汉市蔡甸区委提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创新驱动、营商环境“四大比拼”重点工作,区人大常委会迅速跟进,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全力助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创新驱动、营商环境大比拼的意见》,具体提出“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全区合力、加强法治保障、强化监督推动、深化代表活动”等10个方面的措施,切实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蔡甸区人大蔡甸街道工委以“荷里议事”为载体,推动姚家林“气象第一村”项目建设大比拼
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蔡甸街道工委聚焦姚家林“气象第一村”项目建设大比拼,严格落实“荷里议事”五项流程,在党委领导下,相继邀请气象、科协、教育、科经、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持续开展“荷里议事”活动3场次。目前,已经推动成立项目工作专班、加速编制项目详细规划、推动中法少儿气象天文科普馆二期加快建设,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在武汉电视台举办的《人大视窗》栏目深入跟踪报道,并制作《荷里议事,共谋振兴》专题片,引起强烈反响。
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人大工作与区委同频共振、与蔡甸发展同向发力、与群众愿望同心合拍,以人民立场为共同落脚点、以广泛参与为共同着力点、以全面覆盖为共同立足点,通过“荷里议事”五项流程,在制度、方法、程序上凝聚合力,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密切联系群众,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在规范的轨道上前进。
实现“六个促进”,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结硕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建设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治理、促进民生保障、促进文化自信、促进生态保护、促进乡村振兴等“六个促进”工作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克拉公馆的地下停车场封闭了多年,如今终于开放了,居民停车方便多了,‘荷里议事’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区人大代表、正街社区党委书记蔡子琴对该小区地下停车场开放感到十分高兴。该小区由于开发商项目规划等历史原因,导致地下停车场多年无法正式启用,小区地面空间狭窄,车辆无序停放导致矛盾纠纷频发。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蔡甸街道工委细致梳理群众意见,组织人大代表到小区现场开展“荷里议事”活动,通过与区共建单位、街道有关部门、社区两委、居民代表共同协商,拿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封闭多年的地下停车场于今年初正式开放使用,同时进一步优化小区布局、整合零碎空间、重新规划地面车位,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停车难”问题。
蔡甸区人大永安街道工委开展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荷里议事”活动并颁发代表联系点牌匾
“‘荷里议事’助力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这仅仅是发生在武汉市蔡甸区的众多人大故事之一。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永安街道、大集街道、沌口街道工委围绕文旅产业发展、校园安全管理、“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主题开展“荷里议事”活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消除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助推社区民生工程建设等民生实事。通过一件件、一桩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事好事,切实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生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一项项务实创新动作,是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履职平台、丰富代表主题活动、打造人大工作品牌,积极适应人大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植根人民沃土,躬身“荷里议事”,做深做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接下来,武汉市蔡甸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找准人大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抓紧抓实“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充分发挥“荷里议事”引领作用,强力推动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开新花、结硕果”,更好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通讯员:赵坤)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