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应城市:坚持在四字上下功夫 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5-22 18:03   [收藏] [打印] [关闭]

换届以来,应城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代表活动形式,强化建议意见办理,激发履职活力,着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推进人大代表工作创新发展。2022年,应城市代表行动经验作法被省人大《工作通讯》刊发推介,并在孝感市代表行动推进会上作典型交流。

一是在“联”字上下功夫,持续健全“双联”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双联”制度,把“双联”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明确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联系3至5名基层人大代表,实现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全见面”“全覆盖”。常委会组成人员重点联系107名市级人大代表中的企业代表、专业技术代表和农民代表,宣传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创新代表小组编组方式,根据新一届代表情况,根据代表所属选区、专业优势和个人意愿,将全市315名四级人大代表组建成17个代表小组,统一编入相应各乡镇、街道活动站室开展活动,充分发挥部分人大代表是乡村发展“能人”、产业大户的优势,听取代表对乡村振兴“三项行动”高质量实施的意见建议,鼓励代表在发展“实力产业”中发挥表率作用。

二是在“深”字上下功夫,持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紧扣市委中心工作,每季度组织代表集中开展一次集中活动。认真组织人大代表围绕应城市“十四五”规划、第九次党代会部署,在共同缔造、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集中视察和建议督办等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代表+亮星行动”、“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等活动,落实“五个一”工作措施(建好“一个阵地”、搭建“一个网上平台”、开展“一次专项监督”、组织“一次意见建议办理回头看”、组织“一次交流互动”) ,探索“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新模式,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打造体现应城特色的人大代表工作品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来自基层、扎根基层的优势,积极参与,干在实处,紧扣活动主题走访联系选民数近3万人次,积极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共收集意见建议188条,及时解决127条。拓展代表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鼓励支持人大代表定期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日、代表联系选民月、代表届中述职等活动,推进代表工作和群众工作深度融合。

三是在“效”字上下功夫,持续高质量做好意见建议办理。按照“内容高重量、办理高质量”要求,不断健全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机制,坚持和完善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办理和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归口日常督办代表建议等制度,从代表建议的提出、交办、重点督办以及办理工作检查督促全过程着力,把办理好代表意见建议,作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开展“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质量年”活动,与市政府督办室联合开展代表建议督办月活动,重点督办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和问题反映较集中的建议,继续采取市政府领导领办、市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重点督办等形式,加大重点建议督办力度,不断增强议案建议意见办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代表意见建议办成率和满意率,真正实现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19件建议均已办理完毕,加强农村居民点集并建设、长江埠地区统筹规划建设、郎蔡公路幸福桥改建、园区企业落户流程优化等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问题的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四是在“强”字上下功夫,持续提升依法履职素质能力。深化代表履职平台建设,采取以点带面、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力推进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全市建成代表之家17个、代表联络站65个,其中城中、四里棚、田店、郎君、天鹅、义和、杨岭等地建成规范化的特色代表联络站16个。充分利用代表活动站室阵地,以代表小组为单位,每双月组织一次代表主题活动日集中学习活动。抓实代表培训,精心制定代表学习培训计划,组织市级人大代表赴省内外培训基地集中开展专题学习培训,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打牢基础。强化正面引导,挖掘程梦醒、操双新、毛绘等优秀人大代表事迹向各级媒体进行推介,充分展现新时代应城各级人大代表履职风采。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