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宜昌市夷陵区:遍访选民 打通基层民主治理“最后一米”
为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凤凰观村人大代表坚持以共同缔造赋能乡村振兴,依托“代表微家”建强基层治理单元,通过“遍访选民”活动走访该选区所有选民,努力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协同加快资源、服务、平台向基层下沉。
民情遍访,“聚声筒”汇集民意
“村里的主路刷黑确实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是通到我家的几百米路什么时候修呀,下雨天都是泥巴根本走不了。”
“从去年开始雨就下得少,河沟都干了,田里的苗苗没有水喝。”
“六七点吃完晚饭就在家看电视玩手机,能不能找个地方让我们跳跳广场舞,一起唠唠嗑,丰富下夜间生活。”
……
截至今年4月,凤凰观村人大代表“遍访选民”活动共走访了300余户村民,收集选民提出的意见建议80余条,涉及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文体生活等多个方面,通过现场解释答复、村内民主评议、提交相关部门办理等多种形式推进问题解决,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选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3月中旬的一天,晌午过后,凤凰观村一片安静,但在一组村民陈庭举家的院子里却是人声鼎沸,区镇人大代表、村“两委”班子、周边的选民群众共60余人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这是镇人大在人大代表陈庭举家设置的一个“代表微家”,不仅将人大制度、职责上墙,还将本选区各位人大代表身份、电话也公示出来,为代表和选民就地搭建了一个共商共议的平台,让群众反向联系代表更加便捷化常态化。自今年“代表微家”建立以来,这样的会议已先后召开了5次,且以每月不低于两次的频率、有要事随召随开的模式持续进行着。
民提我办,“靶向式”纾困解难
在“微家”会议中,二组村民黄邦胜反映,其屋后滑坡风险严峻,如遇暴雨,随时可能出现灾害。区、镇人大代表汪洪雨非常重视,立即联系镇政府相关部门予以处理。经供水部门排查,迅速对其屋后供水管道进行修补,对山体相关部位进行加固处理,新建213立方米混凝土挡墙,拔除了该隐患点,保护了全体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遍访选民”活动中,二组、五组村民都同时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农作物灌溉用水难。按照“一村一品”规划,凤凰观村正倾力打造“柑橘+精品粮油”示范带,但持续一年多的天旱少雨,再加上河道沟渠长期干涸、水库水资源紧张等问题叠加,对该村的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该村人大代表们迅速提交相关代表建议,并积极对接镇农办、水利站争取项目,整合扶持资金,先后在二组和五组修建了三条灌溉沟渠,保障了沿线橘园和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助力80余户村民增产增收。村民小陈说:“待今年橘香满园,我首先要给这些代表们送一筐表示感谢。”
像这样“点单式”“靶向式”服务选民的事例,不胜枚举。今年鸦鹊岭镇人大持续开展“民生实事怎么干·请您来点单”“项目怎么建·大家商量办”“设施怎么管·群众说了算”系列活动,落实人大代表帮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了各类问题的解决。
常态监督,“面对面”回应关切
“根据上次屋场会中大家的意见,孔雀湾片区建设的初设图已经出来了,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就是想再次征求大家的修改意见。”区镇人大代表、附近的选民群众、设计公司代表汇聚一堂,依托“代表微家”共同商议美丽村湾的建设事项,大家畅所欲言,纷纷提出修改意见建议,人大代表和设计公司针对村民提出的建议一一进行回应。
这是鸦鹊岭镇人大针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常态化督办工作的一个缩影,其方式就是由人大代表、退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对项目实行“一对一”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督、民事民评”做深做实。此外,人大代表小组、镇人大主席团分别对村、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的进度情况开展月度通报、季度视察、半年红黑榜和年度测评打分,形成完整监督闭环。
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把选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落实落细,是取信于民、履职尽责的应有之义,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共同缔造绘就幸福路的完美诠释。凤凰观村“遍访选民”的活动仍在继续,并将扩面到鸦鹊岭镇其他选区,充分激活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切实打通民主实践的“最后一米”。(通讯员:帅冰洁 李腊梅)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