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宣恩县人大常委会:扎实推进代表行动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平台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是主力军。宣恩县人大常委会把“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代表行动作为人大代表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平台,扎实推进代表行动,让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走得更近、联系更紧。
夯实“三大基础”,人大代表“有能”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是建强组织基础。按照恩施州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关于代表联络站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的要求,以及《宣恩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推进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建成了9个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和56个代表联络站。将763名省、州、县、乡人大代表编成56个代表小组,组织代表“进站入家”,使“家”“站”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基地。举办了乡镇人大业务培训,向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人大办工作人员讲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地方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详细解读了乡镇人大是什么、干什么、如何干,增强了组织、服务代表活动的能力。
二是提升履职能力。采取集中与现场、请进来与走出去等形式,对新一届人大代表进行初任培训和履职培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树立履职意识、激发履职热情、增强履职能力。代表行动开展以来,县乡两级人大集中培训代表696人次,现场培训代表1388人次。培训中,邀请州委党校、州人大常委会专家、领导给代表授课;珠山镇人大主席团两次组织人大代表前往恩施市、龙山县等地考察学习,长潭河侗族乡等乡镇组织人大代表在县内其他乡镇考察学习。
三是完善活动机制。明确了县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代表小组为活动责任主体,县乡人大聚焦“比抓强争促”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代表小组聚焦“急难愁盼”开展小组活动。明确了活动主线,即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交办建议→督办建议→反馈结果,专题调研活动、代表小组活动必须按照主线形成闭环。明确了小组活动程序,按照集中学习→开展走访→集中梳理→提出建议,使小组活动规范化进行。截止7月中旬,56个代表小组开展活动180次,参与代表1983人次,小组活动“开工率”100%。
搞好“三个结合”,人大代表“全时”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是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人大代表具有双重身份,不是专职的,都有自己本职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县乡人大代表身处基层一线、本职工作繁重。结合本职岗位开展“代表行动”,寓“行动”于“工作”之中,是代表行动方式的有益补充。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引导代表不忘“代表身份”、树立“代表思维”、时刻“履职行权”,在本职工作中不搞“单打一”,向群众“亮身份”,忠诚为党分忧、忠实为民代言。在日常工作中“进选区、进农村、进社区、进市场主体”,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宣传群众、反映诉求,推动“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
二是与“双联活动”相结合。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每名组成人员固定联系3名县人大代表,每名县人大代表固定联系5名群众,同时建立了常委会各专(工)委固定联系人大代表制度,明确县人大常委会专(工)委对口联系人大代表,组织人大代表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以及常委会审议活动。各乡镇人大主席团也相应开展了主席团成员联系乡镇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做到真联系、取得真效果。
三是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相结合。省、州、县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动员会召开后,及时指导各乡镇人大主席团搞好有机结合,组织开展活动时聚焦为民办实事,坚持“小切口”,惠及“大民生”。
推进“三项活动”,人大代表“全力”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是开展“步巡”活动,全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宣恩县是恩施州唯一被中央文明办纳入“2021-2023年度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周期的县级城市。宣恩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宣恩县“用脚步丈量城市•走出美丽街巷”步巡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人大代表组成步巡专班,每周六开展“用脚步丈量城市,走出美丽街巷”步巡活动,采取徒步方式,进平时未常进的区域、看平常未细看的角落,全面巡查县城区7个社区40个网格,为城市建管“篦篦子”,着力发现、推动解决区域存在的城市建管方面问题。自4月9日启动以来,已开展了15次步巡活动,参加代表150余人次,完成了 40个网格的全面巡查,共查找出乱停乱放、线缆凌乱、杂物随意堆放、占道经营、乱涂乱画、广告牌雨棚雨搭设置不规范、摩托车无牌无证、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509个,由宣恩县城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场向院落包保或整改牵头单位交办问题清单,明确整时限,整改问题382个,有力促进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二是开展“联合”行动,全力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在聚焦重点项目开展代表行动过程中,针对部分项目跨恩施市、来凤县、鹤峰县的实际,宣恩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跨区域代表行动机制,采取主动出击、联合行动、积极配合等方式,开展跨区域代表行动,助力重点项目建设。宣恩县李家河镇人大主席团与来凤县翔凤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跨区域联合行动,解决了仙来智慧康养小镇项目涉来凤县仙佛寺村10户村民的征地问题。宣恩县、鹤峰县人大常委会联合开展了沪渝蓉高铁鹤峰宣恩段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专题调研活动,为两地职能部门搭建协商合作平台,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争取沪渝蓉高铁鹤峰宣恩段早日实现开工建设。
三是开展“三访”活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自2020年起,在全县人大代表中开展了“接访、下访、回访”活动。明确了今年的活动主题与代表行动相结合,聚焦于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利用选民接待日接访,主动进农村、进选区、进社区走访,了解群众在产业发展、经济收入、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问题,代表发挥自身作用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出代表建议交办有关部门解决。问题解决后,再次回访群众,反馈、了解问题解决情况,并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力求“三个效果”,人民群众“共享”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是惠民生,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通过代表行动,人民群众找得到代表、反映得了问题、办得了事情。活动开展以来,代表提出建议233条,交办156条,办结98条,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显作用,人大代表有成就感。人大代表“进站入家”有归属、担当作为有平台。通过代表行动,代表在一线提升了素质、锤炼了思想、发挥了作用,归属感、成就感得到体现。
三是强宣传,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彰显。开展了代表行动宣传专题培训,宣传工作得到明显提升。代表行动开展以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网站、省人大微信公众号、湖北日报客户端等省级媒体发稿23条,州人大常委会网站等州级媒体发表12条,县级媒体发表37篇,既营造了代表行动氛围,又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成效。 (宣恩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贵用奎)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