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郧西县人大常委会:建平台找切口重实效 务实创新推进“代表行动”
根据省、市“代表行动”安排部署,郧西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做到“六个结合” 打好“组合拳”扎实推进代表行动,即: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双联”工作相结合,与“户户走到、情暖万家”活动相结合,与“岗位大练兵”活动相结合,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相结合,与化解基层矛盾相结合,与“喜迎二十大、岗位建新功”相结合,做到统筹推进、相互促进,确保“代表行动”高质量推进。
聚焦“进站入家”,搭建平台保履职
全县共有四级人大代表1325名,其中省代表3名,市代表48名,县代表238名,乡代表1036名。我们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将省、市、县、乡四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共组建代表活动小组80个。县人大常委会在3月初就召开了乡镇人大工作会,4月上旬成立7个督导组赴乡镇督办指导,积极推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建设,全县共高标准建设代表之家16个,代表联络站80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做到“七有”(有场地、有设施、有信箱、有制度、有档案、有资料、有公示),实现了“四统一”(即代表信息统一上墙、活动制度统一上墙、活动记录册表统一格式、工作台账统一制作)的建设标准,代表联络站实现全县全覆盖,为开展代表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强化活动经费保障,县财政预算100余万元,其中给每个乡镇6万元的人大主席团工作经费,每名乡人大代表500元的活动经费。此外,在“郧西人大网”设立“238”代表信箱,及时收集民意,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建立台账,能解决的迅速落实到位,不能解决的分类转办,限时进行动态更新,及时向群众做好建议办理情况反馈,真正打通社情民意的“直通车”。
聚焦“小切口”,答好代表“履职卷”
根据省、市活动方案,结合郧西实际,制定并下发了代表行动活动方案。活动主题聚焦于乡村振兴,着重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广泛收集人民群众的建议意见,找准我县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聚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着力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助推我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在方式上:突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这个主线,以各级人大代表为主体,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坚持县乡联动、分级负责。既综合运用县人大常委会各项职能,又充分发挥代表小组的作用,共同打好组合拳,助推活动提质增效。活动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开启“调研+学习+听取报告+集中询问+反馈结果”模式,直击群众关注热点。组织市、县、乡镇人大代表深入大街小巷、田间炕头,“零”距离了解城乡群众诉求,收集建议意见50多条。针对群众居住问题,开展深入调研,撰写深度调研报告。在4月份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上,组织委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后,听取了县政府关于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宜居工作情况的报告、县住建局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首次结合审议报告,开展集中询问。参与调研的人大代表围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精准发问,辣味十足。相关部门不遮不掩,坦诚作答,接受代表监督,公开承诺,解决相关问题,着力提升城乡“颜值”,确保环境焕然一新,让群众更宜居。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将在6个月后再次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形成工作闭环,让群众关注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聚焦活动设计,画好惠民“同心圆”
坚持学习在先,培训在先。组织代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乡村振兴促进法、湖北省乡村振兴条例、代表履职的基本知识及联系人民群众的方法技巧。促进代表提高政治站位,吃透上级精神,掌握政策法律,增强群众意识,为活动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各乡镇代表小组积极结合“学党史、办实事”、“户户走到”、“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等活动,组织代表围绕十西高铁、十巫高速、两郧一级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食用菌(蔬菜)、中药材、茶叶、马头羊、生态渔业、木本油料等六大重点农业产业链,聚焦美丽乡村等县委中心工作及重大民生建设项目,入工地、入企业、入专业合作社、入农户开展大走访,收集人民群众建议意见。
如,景阳乡在开展“代表行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当地外出成功人士多的优势,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开展“一名人大代表引回一名成功人士、一名成功人士发展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个村”的“引雁”行动,形成“头雁领航”“百雁争鸣”“群雁齐追”的“雁阵效应”,激活乡村人才振兴“一盘棋”。“代表行动”开展以来,县乡人大代表们积极走访群众,全力当好服务员,为外出返乡创业人士排忧解难,留下老板、能人,带动了乡村人气、兴旺了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目前,在能人的带动下,景阳乡发展线椒2000余亩,油桐1000余亩,羊肚菌100余亩、生态鱼规模200余亩等多种产业,已形成以羊肚菌、高密度铁桶养殖鲈鱼、中华蜜蜂、油桐、马头羊、中药材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一老板”特色发展格局。
截止5月底,18个乡镇(场、区)的80个代表小组已全部完成集中走访活动,参加活动代表1258名,占应参加名额的95%。共收集建议意见229件,其中县级29件,乡级200件,全部交办完毕,目前已得到解决75件。对代表建议意见和反映的问题建立“四个清单”(即: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实行办理落实销号管理。办理落实情况及时向代表及人民群众反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聚焦履职督导,促进活动提质效
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常委会领导为组长的7个督导检查组,制定了《郧西县“代表行动”活动督查检查方案》,坚持每月一督导,及时通报督办检查情况。针对换届后乡镇人大主席留任较少的实际,专门制定了《郧西县各乡镇(场、区)代表行动活动流程》《2022年度代表行动活动时间节点》,确保每一位乡镇人大主席及各代表小组组长熟练知晓代表活动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怎么干”。同时,县人大机关给市直单位12名市人大代表寄送了邀请函,县领导中的人大代表发放了提醒函,要求全体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带头参加代表行动活动。市领导中市长黄剑雄、人大副主任曹明权、副市长董奇峰以身示范,亲临郧西参加代表行动活动,指导工作。督导检查紧紧围绕省、市、县会议精神的贯彻,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建设,活动流程是否规范,代表参与活动情况,代表建议意见分级过滤、分类整理、分层交办等关键环节,跟踪检查通报情况,跟进督办问题整改。要求每个乡镇要把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人大主席所在代表小组办成活动示范小组。确保通过督办检查,进一步规范活动秩序,提升建议意见的质量,提高代表参与率。
聚焦宣传引导,彰显品牌创特色
在县多个媒体上公布了本次代表行动活动的时间和内容,让人民群众知晓活动、参与活动、监督活动开展。联合县电视台开办专栏,大力宣传和推广一批代表履职典型事例,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切实增强社会各方面和各级人大代表的宪法意识、人大意识和代表意识,切实增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代表活动中,我们及时总结,宣传推介了一批特色亮点工作,如六郎乡、安家乡发挥人大代表引领示范作用,激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关防乡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河夹镇聚焦民生微实事等,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稿件32篇。其中省人大常委会网站8篇,湖北日报客户端16篇,市人大网站3篇、微信3篇,十堰日报1篇,秦楚网1篇,为“代表行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郧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胡勇)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