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谷城县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侧记
站点建起来,代表动起来,人民群众乐开怀
——谷城县全力推进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侧记
素有“谷城屋脊”之称的赵湾乡八里荒移动信号塔建成后,留守老人谭明德第一个拨通了儿子的电话,高兴地说:“群娃子,我们这儿手机通了,信号好得很!你们在外面好好挣钱,有事打电话,不用担心我了。”这是谷城县人大常委会结合省人大“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开展“站点建起来,代表动起来,让人民群众乐开怀”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县1130名五级人大代表已先后走访企业120家,联系选民2.3万人次,按照“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的要求,县乡人大跟踪督办,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知心人、贴心人。
把站点建起来,“实打实”筑牢连心桥
走进新一届谷城人大设立的代表联络站,面对高悬的国微,“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鲜红标语,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为给代表履职创造良好条件,谷城县乡财政拿出200余万元,对全县67个代表联络站进行了规范升级,在“硬件”建设上做到“六个有”:有代表接待室、活动室;有醒目的室外标牌;有配套的桌椅;有图书柜和供代表提升履职能力的学习资料;有代表信息公示和工作制度;有代表专用办公电脑。在“软件”运行上实现“六个一”:有一支高素质的组织队伍,每个联络站均配备工作人员;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和运行制度,联络站站长、联络员和人大代表的职责明确具体;有一套可操作的考评机制,对每名代表实行年终考核,量化考评指标;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每个联络站都建有一个信息交流群;每名代表都统一配发代表履职记录本。
此外,谷城县人大常委会还严格执行《代表法》规定,督促各地各单位按照“优先履行代表职务”的原则,对代表履行代表职务提供时间、交通、误餐、住宿等方面的保障,对无职代表由财政按照上一年城市居民纯收入标准提供履职补助,确保县以上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务不少于15天,乡镇人大代表不低于7天。县委还将各单位支持代表履职情况纳入实绩考核,解决了代表履职的后顾之忧。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正斌说,代表联络站是闭会期间代表联系群众、开展活动和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的平台、窗口和载体,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谷城通过提标升级代表联络站,依法保障代表履职,加深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深入人心、深得民心。
让代表动起来,“面对面”实现常态化
为充分发挥好代表联络站作用,谷城县人大常委会采取接访与走访并重、考核与激励同步、本手与妙手共进等措施,推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常态化、规范化。
“你的建房证办好了,有时间来拿一下。”今年“代表行动”开展后,襄阳市人大代表方辉艮又开始了新一轮“巡访问事”。走访中,他得知村民左坤明想翻新老房子却不知如何办理手续,便主动承接,利用自己熟悉相关工作流程的优势,帮忙办理。左坤明说,要是我自己办,十天半个月都可能办不了,找哪些人,需要些啥手续都不知道,方代表熟悉情况,仅用3天时间就帮我把各种证件办下来了,方代表的这个巡访问事做的好,我们老百姓欢迎。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中,建立了代表走访和接访并重制度,要求一年四次代表活动要实现代表遍访选区选民。同时,针对走访时部分选民常年外出打工见不着面、群众进山种地见不着人的现象,改进代表联系选民方式,规定每月5、15、25日为“代表接待日”,安排片区代表轮流在代表联络站值班,让群众有事能及时找到代表。5月5日,南河镇温坪村群众到联络站反映,该村12户50亩水田因输水管道破损,无法种水稻。负责接待的镇人大代表龙海山迅速向镇人大反馈情况,及时联系农水部门拿出解决方案,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配合下,共同出资更换了供水管道,解决了难题,现在秧苗长势良好。村民黄纯才高兴地说:“我们当时反映情况,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看看代表能不能帮忙,没想到问题这么快解决。”
为让代表联系选民更加深入,改变代表凭良心为民代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谷城县人大常委会还探索建立了代表述职自评和履职测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每年组织代表回选区或选举单位述职时,一并开展“十件优秀意见建议”和“十大履职楷模”评选活动,安排乡镇人大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对代表参加小组活动情况开展履职鉴定,作为任期届满时提名留任或推荐选举为上一级人大代表的依据。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后震说,通过建立正向考评激励,畅通代表与选民联系渠道,实现由当代表“找领导”向当代表“为人民”的转变,充分调动代表在参政议政、带头致富、服务选民等方面的积极性。
谷城县人大常委会在建设好区域性代表小组、开展好代表联系选民活动的同时,还探索建立了工业经济、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生态文明、健康教育、电商服务等多个专业代表小组,充分发挥代表行业标杆作用,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5月底,正是庙滩镇邓家湾村黄桃成熟的季节,若销路不畅,将给果农带来损失。庙滩人大主席方兴成迅速将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明进行了反映,县人大立即协调县电商代表小组代表赶赴现场,组织“网红”直播卖桃,不仅打开了销路,还卖上了一个好价钱,果农后续成熟的桃子也不愁卖了。
让人民群众乐开怀,“心连心”犹如一家人
今年,谷城县人大常委会“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以“助力五县建设(工业强县、农业特县、旅游热县、生态美县、健康名县),贡献智慧力量”为主题,广泛开展“四进四问”活动,努力以人大一域之精彩,助力实现谷城全域精彩,切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进企业,问营商环境。石花镇工业园区代表小组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主题开展走访选民活动中,部分企业负责人反映受国内外形势及疫情影响,生产成本增加,处于不生产亏损、生产更亏损的两难境地,建议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指导。县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意见建议,迅速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调研,并向县委报告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得到县委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黄克立亲自部署,迅速安排全县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精准对接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随着全县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先后吸引了吉利、兴发、潘达尔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谷城。如投资228亿元的吉利硅谷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39天,落地手续在1天内办毕,25天完成222亩土地场平,180天实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创造了招商引资新的“谷城速度”。
进社区,问民情民声。6月2日,市、县人大代表,县长涂世平在三里桥社区走访调研时,针对社区居民反映迎宾巷路面没有硬化、下雨出行不便的问题,现场协调研究,拟定解决方案,目前,工程造价为39.91万元的预算项目正在进行预算评审,争取在一个月内实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玉军在红石亮社区走访时,选民反映四个组主干道未安装路灯,夜晚行路不便。他现场邀请路灯管理部门商议解决,现已完成28盏路灯安装,夜晚群众行路不安全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进基层,问乡村振兴。县人大代表龚悦欣在莲花石村走访时,群众反映通讯信号薄弱、影响农产品销售,盛康镇人大迅速将代表建议上报县人大常委会,迅速协调通讯运营商和县直相关部门制定新建4个通讯信号塔的工作方案,并跟踪督办项目报批和工程施工工作,力求最短时间解决,为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县人大代表李菊英在刘家沟村走访时,群众反映通组公路扩宽和路灯安装进展缓慢,影响旅游循环路建设,农家乐也受影响。开发区管委会按照代表意见,责成承建方加快进度,确保春游旺季前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乡村游带来的巨大红利。石花镇人大代表刘金荣在铁庙沟村走访时发现,由于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村里高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吃饭成了一大难题。为此,她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向镇人大提出了成立村“爱心食堂”的建议,并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石纺公司总经理安明的大力支持,专门拨出每月3000元资金,保证“爱心食堂”正常运转。目前,“爱心食堂”模式已在全镇推广铺开。
进国家机关,问项目推进。紫金镇代表小组在开展“代表行动”过程中反映,虽然脱贫攻坚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但供水质量不高,特别是汛期供水浑浊,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将代表意见向县水利局进行交办,要求迅速启动农村饮水安全质量提升工程。现已筹资165万元,对紫金镇取水坝体进行了加高加固,对取水口过滤池进行了改造,并安装了先进的净水设备,5月底投入运行,供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县水利局以此为契机,正将农村安全饮水质量提升工程向赵湾、盛康等多个乡镇推进,以造福更多的镇村居民,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截止目前,谷城“代表行动”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75条,其中由镇村负责办理的339条,已经办结80%,需要县级以上承办36条,县人大常委会正在抓紧督办落实。下一步,谷城县乡两级人大将做到“代表行动”常态化,用人大代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为谷城“打造工业强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美丽谷城”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谷城县人大常委会 赵年雷 后震)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