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宜昌市点军区:不断增进“三度” 确保为民“三在”
开展“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以来,宜昌市点军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利用人大代表遍布基层一线、身处群众之中的独特优势,组织全区353名四级人大代表全员参与代表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不断增进联系群众的广度,确保“代表在身边”
坚持把“站室”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构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四级人大代表联系服务机制,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深入开展代表“入户”“入企”活动,让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根系扎得更深、更广。
一是上门访。做好群众工作,既要有趣味的“说”,更要有耐心的“听”,明确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督促代表转变思想、压实作风,从“坐着等”到“出门揽”,让代表们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在倾听群众之声中了解民之所需、所愿、所盼、所计。
二是室里聊。夯实线下三级活动平台,即1个区级“人大代表之家”,5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23个村(社区)“代表工作室”,353名省市区乡四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入室。探索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担任各代表工作室功能型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举措。按照有功能型支部、有定期活动、有平台终端、有身份公示、有述职评议的“五有”要求,规范建设人大代表工作室,使其成为代表学习的课堂、联系群众的窗口、代表活动的阵地。
三是创新联。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联系3-6名区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团组成人员每人联系5-7名乡人大代表,每名人大代表联系5名选民,让每名代表“下接地气、上接天线”,织就全区代表和选民的“关系网”。
不断增进代表行动的深度,确保“履职在一线”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围绕“四区三城”建设目标,聚焦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27项监督工作重点,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做实做精代表活动。
一是提能力。区人大常委会统一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分层级、分专题、分阶段开展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确保每名代表每年至少参加2次培训。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开展“月讲周学”活动,每月举办“人大开讲啦”,每周夜学一部法,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提升人大专业知识水平和法律素养,让代表快速“充电提能”。
二是建机制。制定和完善“双联”、代表工作室职责、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履职情况登记通报制度、代表建议交办转办督办措施等工作机制,督促引导代表俯身“察”、用心“聚”、落实“惠”,搭起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坚持代表依法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制度,请政府部门负责人走进人大代表室,零距离听取代表意见,回应群众诉求。组织基层代表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拓展人大代表参与人大常委会日常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搭建理论宣传工作专班,先后在中央、省、市级人大主阵地宣传媒体发表稿件26篇,讲好代表履职故事。
三是重常态。按照“事前精心谋划、事中做好记录、事后及时反馈”的活动要求,建立“五个一”常态工作机制,即每月1次“代表接待日”活动、每季度1次集中政治理论学习交流和1次集体活动、每年为民办1件以上实事好事、每年提交1条以上高质量方案或建议,全力提升代表行动质效。截至目前,共提出各类代表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227条,已办理68条,正在办理159条。
不断增进解决问题的力度,确保“成效在跟前”
坚持把代表行动的过程当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当作“履职清单”,始终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一是助企纾困。充分发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熟知点军、熟悉企业、经验丰富的优势,成立“老树发新枝”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对辖区31家老企业开展摸底调研、把脉问诊、一企一策、共谋良方。据了解,领导小组重点帮扶的惠科电子扩产扩能项目已签约,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中南精密钢管投资10.8亿元搬迁入园,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凯普松电子追加投资10亿元重新选址建厂,年底前可投产。
二是解群众愁。喊出政策知晓“最后一嗓子”,主动送政策入户,为群众解讲最新政策方针,帮助群众出谋划策,变“群众找政策”为“政策找群众”。健全人大代表工作室等群众服务平台,将每月5号定为“代表接待日”,用好用活线上“云平台”,让人民面对困难有地可找、有人可问、有方可解,做到民服务与代表履职“点对点”对接,解决了群众“最后一米”难题。围绕代表行动主题,组织人大代表深度参与疫情防控、矛盾调解、民生保障等各项事业,用心用情开展心理疏导和矛盾纠纷调解,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现场答疑、快速解决,对于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形成代表建议及时提请相关部门研究解决,拟定回复时间,做到有诺必行、言出必行,“有事情,问代表,有困难,找代表”成为群众共识。
三是应基层盼。点军区共有安置房小区14个20994套,占全区新建房屋48%,物业管理一直是乡、村兜底、财政补贴,基层负担重。代表们通过调研走访,收集到安置房小区管理相关群众意见47条,经整理后形成代表议案在区人大会上提出。为保障居民“住好”这一基本民生需求,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决定将“安置房小区物业管理改革”作为1号议案跟进督办。为全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区人大还组织代表通过走村入户、现场调研等方式,共收集关于民生实事方面意见建议589条,初步筛选出23件民生实事项目,经过代表票决,共确定G241国道土城段沿线路灯安装工程等9件民生实事,督促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