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代表行动|樊城区人大:打通“最后一公里”以为民服务搭建代表工作新桥梁
“2021年以来,代表联络站点接待选民20万人次,走访选民10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56条,为群众办实事200件,调解基层矛盾纠纷32起……”在樊城辖区,提到人大代表联络站,许多市民都伸出“大拇指”称赞。
为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作用,近年来,樊城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情况,把建好代表联络站作为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以“听民声、知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为工作目标,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新桥梁”。
就地就近服务便民
樊城区现有五级人大代表728名,通过“三进”活动,深入企业、学校、村(社),了解群众问题,让各位代表更好贴近群众。
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人大代表联络站融入到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管理,组织各级代表以分级单独编组或混合编组方式进站活动,开展“助力‘五城共建’人大代表在行动”系列主题实践,实现了人大代表不出千米找到站点,片区群众不出片区找到人大代表的“零距离”沟通,省去了群众舟车劳顿的压力。
问题导向专注民生
“老居民楼楼道内的窗户坏了很久,下雨天很不方便,希望能尽快解决。”樊城区高庄社区的居民李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在3月15日选民接待日这天找到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问题。
几天后,居民代表、人大代表、街道相关负责人三方参与的协调会在联络站内召开。在会后没多久,李先生就惊喜地发现,原先坏掉的窗户终于被修好了。
“自从有了联络站,我们老百姓的好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反映,而且在一件件解决!”李先生积极为联络站“点赞”。
这是樊城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落实民生实事的缩影。樊城区将每月15日固定为各联络站的选民接待日,代表分班到联络站点接待选民,认真听取、记录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让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了“民生工程”。
建章立制规范履职
目前,樊城区已经建设了21座“人大代表联络站”。
对每座联络站,樊城区制定站点经费标准,保障“十有”,即有场所、有牌子、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台账、有档案、有案例。每个联络站配备站长1名,副站长1名、专职联络员1名。
下一步,樊城区将继续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抓好规范流程管理,要求各级人大代表每年向原选区选民口头或书面报告履行代表职务情况,并明确每位代表在每届任期内至少向原选区选民口头述职一次,让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进而不断提升人大代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据了解,樊城区还将探索利用新媒体网络等代表履职信息化平台,改变传统的履职方式,更好地为全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