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速度·温度·力度——鹤峰县人大常委会力促代表行动走深走实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05-25 10:25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年来,鹤峰县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部署要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实现了代表行动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目标,取得初步成效。

代表履职有“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总书记有指示,人大有落实;中央有号召,基层见行动。自代表行动工作启动以来,鹤峰县人大常委会自觉将其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作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位推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主动向县委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大力支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提请县委审定活动方案,县委明确要求2022年度代表行动要紧扣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聚力“比抓强争促”、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聚焦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两大重点”,开展主动参与、积极助力、有效监督“三个在一线”活动,建立联系沟通、分层交办、督导指导、考核评价“四大机制”,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有力确保了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在具体行动中,坚持各项活动安排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县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比如,县委县政府在3月全县重点工作调度会上,安排3至5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活动,县人大常委会紧接着就把人居环境大整治、文明祭扫活动作为第一次代表行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真正做到与县委干事业一条心、谋发展一盘棋。

自“代表行动”第一次活动以来,全县42个代表小组围绕人居环境大整治主题,迅速投入行动。容美镇各代表小组统一制作宣传单,以小分队形式分头进村入户宣传,以“三清理一整治”为重点,助推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走马镇各代表小组通过“组建一个微信群、召开一次碰头会、发放一张倡议书、走访一条主干道、记好一本活动册”,有序推动人大代表在行动。燕子镇各代表小组通过人大代表亮身份、挂牌视察,全面参与“五清一改”环境整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代表行动”第一次活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进社区11个、进乡村205个、进企业49个,访企业负责人77人、基层干部323人、选民代表2395人,发放宣传资料近2万份。

联系群众有“温度”

出台“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小组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意见,细化明确了两大平台建设的“五统一”模式和“八有”标准,“五统一”模式即“统一标识、统一制度、统一形象展示、统一档案管理、统一工作要求”,“八有”标准即“有标牌、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经费、有活动、有记载、有实效”,让平台建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规范统一。

全县共建立“代表之家”9个、“代表小组联络站”42个、人大代表工作室2个,783名各级人大代表全部进站入家。制定完善人大代表家站、人大代表学习、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人大代表述职等制度体系,统一印制代表小组活动记录簿、代表履职手册、代表意见建议收集表、代表联系群众明白卡等“一簿一册一表一卡”,确保活动开展规范有序,让活动平台真正成为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主阵地”、交流学习的“充电站”、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确定每月25日为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深入开展“走访接待一次选民、开展一次视察调研、提出一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办好一件惠民实事、排查调解一起民事纠纷”的“五个一”活动,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认真听取基层群众的呼声,积极回应群众所思所盼,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宋庆礼通过建立工作室,收集社情民意,在了解群众及本地企业农特产品销售难的实际后,借助武汉对口帮扶恩施的机遇,在武汉新洲区建立了鹤峰特产馆,销售来自鹤峰和恩施其他县市的340余种农副产品,成为家乡特色农产品的代言人。再如,州人大代表符力探索建立茶产业链人大代表工作室,以“161+”产业带动模式,助推鹤峰茶产业发展。县人大代表许群群利用发展酿酒、种养殖的先进经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玉米、牧草、油菜、羊肚菌等,整合燕子镇40余家酒厂打造品牌,实行公司集中养殖和农户分散养殖相结合,形成“农业种植—酿酒加工—动物饲养—屠宰销售加工—生产有机肥”的大循环模式,发展生态循环产业,带动了11个村3253户农户共同致富。

督办落实有“力度”

成立代表行动推进指导小组,为“代表行动”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坚持一名县人大领导带领一个专工委深入联系一个乡镇,靠前指挥、分类指导、全面督查“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和“代表行动”活动开展,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共计86条。我们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分级分层进行了全面交办,督促有关单位认真办理到位。比如,走马镇人大代表黄鹤霞在活动中了解到群众十分担心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走马镇人大主席团根据其职权,及时提请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交办,承办部门高度重视,选派3名专业老师在李桥村开展“土家打溜子”“花鼓灯”“柳子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不仅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再如,容美镇周平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县城及周边公路沿线需进行综合环境整治的建议”。县人大常委会立即向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交办,承办单位收到交办意见后迅速落实,通过开展强县城补短板专项行动,现已拆除钢架棚、围墙等构筑物91处,拆除各类广告219处。

(通讯员:钟华、袁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