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武昌区人大代表进选区“面对面”听民声,“心贴心”解民忧
为进一步拓宽代表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近日,武汉市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各街道工委组织区人大代表分组开展“进选区”接待联系选民活动,代表们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主题听取选民意见。
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推动民生工程提质增效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积玉桥街道、黄鹤楼街道、紫阳街道等街道的老旧小区现场,代表们实地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
“我们小区属于老旧小区,没有规划电动车充电车棚,电动车充电一直都不方便,能不能给我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车棚。”
“我们小区年代久远,道路破损、设施老化、车辆乱停乱放各种问题很多,希望尽快实施改造。”
“门前梧桐树枝叶太茂盛,遮挡家中阳光,还有飘散的梧桐絮”
……
选民就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问题畅所欲言,纷纷提出意见。
“我们会督促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科学统筹水、电、雨污分流、安防等多个方面工程进度,既提高效率又保障质量。也请选民们与我们一起参与监督过程,共同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提质增效。”区人大代表周平如是说。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关注关切作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着力点,督促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改造项目做好做实,确保人民群众受益。”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强调。
代表回家进站履职,用心用力用情为民生
“武铁社区的‘僵尸车’数量很多,最长的时间恐怕有10多年,对小区环境影响很大,什么时候能清理完毕?”社区书记殷银龙指着路边一辆布满灰尘的小轿车感叹道。
区人大代表邓大刚了解此事后,主动到武铁社区与选民见面,与武昌区交通大队、业委会、物业公司一起召开多方议事协商会,探讨小区僵尸车清理事宜。“要详细清点僵尸车台数,为每辆车都建立挪车方案,确保居民出行有条‘畅通路、顺心路’。”邓大刚斩钉截铁地说道。
“邓代表,有个事情向您反映,请和我去现场看看吧。”辖区杨大爷苦着脸向区人大代表邓兴松反映。邓兴松二话不说便跟随杨大爷实地探访。
来到武珞路五巷中百超市门口,两个大花坛格外显眼。杨大爷介绍,这两个花坛是原武汉建筑机械厂为美化环境修建,后企业倒闭,武珞路五巷修葺为市政规划道路,路边为行人步道。因花坛处于路口,来往行人众多,花坛靠马路一侧还种植行道树,可供行走的道路更加狭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周边居民都希望尽快拆除花坛。
为了全面掌握周边店主、居民意见,邓兴松一路走访询问,得到一致的肯定答复:“两个花坛没人管理,夏天又脏又乱,严重影响环境,我们都支持拆除。”
走访调研后,邓兴松第一时间向人大中南路街道工委递交《关于拆除洪山坊武珞路五巷门口花坛的建议》。街道组织相关部门实地勘察并召开现场协调会,最终决定拆除花坛还路于民。经过三天时间的紧张施工,水泥花坛被完全拆除。“这条人行道修整后通行水平显著提升,不仅方便居民通行,周边环境也更美了。”邓兴松站在人行道上不禁感叹道。
这一幕幕正是区人大各街道工委组织“进选区”接待选民,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助力解决民生实事的缩影。
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推进主题为“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代表“三进”活动,持续发挥“代表联络站”的桥梁纽带作用,聚合代表之力,紧盯群众期盼和需求,积极为辖区居民、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服务,助力增进民生福祉和营商环境优化。
实际行动践承诺,“疫”线助力显担当
近日,武昌区人大各街道工委发出《致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号召人大代表冲在“疫”线,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认真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疫情当前,我们人大代表要带头冲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一线,主动担当履职尽责。”区人大代表李成第一时间到社区报道,抽调员工连夜做好橡树湾小区的保供和协助管控工作,工作中身先士卒,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选民群众的充分认可。
“婆婆别担心,您做了核酸后‘灰码’就能转绿。”为了全身心投入基层防控工作,区人大代表陈伟平最近每天平均工作近20小时,保持24小时手机不离身、不断电、不关机,第一时间解答居民疑惑。
“未来武汉气温越来越高,可以通过推广移动智能核酸采样室、设置防晒帐篷等措施保障医护及居民们夏季核酸采样环境需求,舒适高效的完成核酸采样工作,减少居民排队时间,使居民们持码出行更加便利。”区人大代表程文建议。
换届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和保障代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反映群众呼声,完善“选民出题,政府答卷,群众监考,代表阅卷”全链条督办模式,真正把各方面的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来源:武昌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