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县级推进 >> 文章详情

枣阳市人大常委会:小切口融入大主题 人大代表在行动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03-22 11:47   [收藏] [打印] [关闭]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2022年度代表行动的通知》精神,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枣阳市人大常委会谋定后动、谋定快动,以“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为主题,聚焦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探索“1234”工作方法,积极组织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开展2022年度代表行动,为实现枣阳市“乡村振兴再添彩、县域经济再进位”凝聚代表力量、贡献人大智慧。

聚焦一个主题,彰显代表初心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是人大服务中心大局的有力抓手,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载体,是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是加强代表队伍和工作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是人大代表的初心。

突出两个内容,紧扣中心大局

围绕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以小切口融入大主题,坚决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两个内容,聚焦党委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据代表工作地点、居住特点的不同,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精准组织乡镇和城区人大代表分别围绕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两大内容开展活动。

聚焦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乡镇代表围绕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乡村龙头产业培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污水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走到田边地头、走进农家农户、走访单位企业,开展视察调研、座谈联系活动,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助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优化营商环境,代表在行动。城区代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锚定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县市之一目标,围绕影响营商环境和制约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对照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组织代表深入开展视察调研、走访联系活动,广泛了解市场主体的困难和诉求,收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聚焦更加高效便利、更加公平开放、更加公正有序、更加包容畅通,组织代表积极参与“评单位、评局长、评股长”涉企服务作风评议、电视问政、民意调查等活动,助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持续优化,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把握三个要求,激发履职动能

强化政治责任。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好代表行动的重要性,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找准人大工作与服务中心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和切入点,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上办好事实事,不断促进乡村振兴和营商环境优化。

强化履职能力。积极推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建设,组织代表“编组进站入家”,实现代表行动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参与全覆盖。组织代表学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准确把握活动内容,吃透上级工作要求,掌握代表履职方法,不断提高代表政策法律水平和履职能力。

强化活动实效。把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活动实效的重要标准,坚持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人民群众知晓活动、参与活动、监督活动,让人大代表个个做政策宣传的诠释者、反映民意的代言者、履职担当的践行者、推动发展的监督者。要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认真做好开展活动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注重四个结合,提升行动质效

坚持运用“四个结合”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坚持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确保活动实效。人大代表要积极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走访、持证视察。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拓宽联系渠道。充分运用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平台载体开展活动,积极探索“互联网+履职”的新模式,建立联系选民微信群、设立电子信箱等方式,为代表联系选民开辟“快速通道”。坚持接待与走访相结合,保持密切联系。通过选民接待日、群众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把群众请进来,身体力行走下去,不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坚持宣传与收集相结合,发挥桥梁作用。既要把党和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方针政策宣传下去,引导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又要全面了解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诉求,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把基层情况摸透,把问题导向树牢,把纾困解难做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作者:熊义勇 张晓 李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