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世纪行活动 >> 文章详情

努力推进节能减排 让湖泊休养生息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0-09-20 06:37   [收藏] [打印] [关闭]

根据2010年省人大城环委工作安排和《关于开展2010年湖北环保世纪行活动的通知》精神,为配合省人大城环委关于开展梁子湖水环境保护情况专题调研活动,2010年8月16日至19日,湖北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围绕“推进节能减排、让湖泊休养生息”这一主题,赴武汉市、鄂州市、洪湖市进行了集中采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辉,省人大城环委主任委员倪德斌,副主任委员杜祖森、张小菁、方和平,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局等部门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日报、省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等13家媒体共40多人参加了采访活动。采访团听取了武汉市、鄂州市、梁子湖管理局关于梁子湖水环境变迁、现状及趋势,以及两市保护梁子湖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所采取的措施、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实地考察了江夏区龙湾生态园、梁子岛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情况、鄂州市长港镇、杜山镇、路口原种场等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采访团抵达洪湖市后,听取了荆州市环保局、洪湖市人民政府、荆州市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关于保护洪湖生态环境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洪湖市滨湖办事处远景村村庄环境整治现场、乘风村湿地生态处理生活污水现场、滨湖万亩清水养蟹基地以及洪湖湿地生态等等。

梁子湖是全国第八大淡水湖泊,湖北省第二大湖泊,容水量居全省湖泊之首。根据省环境监测中心历年来监测数据,多年来梁子湖水质总体尚好,能满足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梁子湖江夏水域2001-2009年水质全部达标,梁子湖鄂州水域2004-2009年水质达标。2010年上半年,梁子湖水质总体为优,6个监测点位水质全部符合Ⅱ-Ⅲ类并且达到功能区划标准,与2009年上半年相比,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洪湖是我国第七大天然淡水湖泊,是湖北省最大的湖泊。从2005年7月开始,我省开始陆续投资近7000万元,拆除水面上的养殖围网37.7万亩,恢复湿地面积5.7万亩,洪湖生态恢复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逐渐提高,水质由部分地区的劣五类升至二类。2008和2009年连续两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洪湖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向好的方面转变。但是,随着流域内工农业、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湖泊资源的加剧开发,流域内面临着点源污染和生产污染叠加、水质污染与生态退化并存的威胁以及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梁子湖水质尚不稳定,水体营养状态已从贫营养型进入中营养型,局部已接近富营养型、梁子湖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动物多样性正在递减,工业污染源废水治理设施依然薄弱,流域内农村污水、垃圾等处理基本空白。不合理开发对梁子湖水质带来了严重威胁,统筹协调难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罗辉副主任在江夏、鄂州、洪湖的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通过各级党委、政府采取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在沿湖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使得我省境内两大淡水湖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今后,要继续对水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督办,特别是对那些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严谨作风,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座谈会上,罗辉副主任就2007年省委、省政府关于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议纪要是否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同各市政府和省政府的各厅局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他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坚持规划先行,法律至上的原则。地方立法的精髓是要“精”要“管用”。无论是配套性立法、自主性立法,还是已有法规的修订,都必须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研究,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在地方立法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顾全大局,摒弃部门利益,共同把梁子湖、洪湖的水环境保护好、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