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动态 >> 文章详情
借力东风好扬帆——黄冈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营商环境优化
10月27日,黄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决定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询问。通过面对面的对话,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形成工作合力,助推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助力发展 回应百姓关切期盼
去年10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就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打出一套“组合拳”,作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决定,开展聚焦营商环境专业代表小组活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情况的报告……为使询问工作更有准确性、针对性和实效性,6月中旬伊始,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市委优化营商环境新要求,对照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逐条逐项比照分析。围绕审批流程不优,体制机制不畅,惠企政策落实难,要素保障难等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选题,坚持“小切口、大解剖”原则,组织了多场次专题调研活动,听取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 60多家市场主体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情况。还通过市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广泛征集人民群众、市场主体、人大代表的意见,收集到了5个方面95条问题、建议,经主任会议研究,确定了12个询问问题,涉及市政府及多个部门和市法院、市检察院。
直面问题 直戳痛点难点堵点
专题询问会议一开场,市人大代表方婷婷就向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询问:“市区有些企业反映办理企业登记、有关事项审批等手续时需要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两头跑、往返跑。请问将采取什么措施统筹推进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一体化,使市区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郭鹰局长坦诚应询:“目前,黄州区市场监管窗口已经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区住建局也将增强派驻窗口审批力量。下一步我们将举一反三,创新推动更多民生领域事项市区通办,加快推行‘一网通办’,推广‘自助办’‘就近办’。力争让市区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
“请问市人社局,将采取哪些措施破解企业招工难、招才难、留人难问题?”“请问市人行,怎样督导商业银行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请问市发改委,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联动机制,规范信用惩戒,避免失信‘黑名单’被滥用?”……
专题询问持续近2个小时。现场12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针对高效办成一件事、简化审批流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法治环境等热点堵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询问。市发改委等10个政府工作部门和市法院、市检察院负责人分别一一作答,解释原因、反思不足、提出措施、庄严表态。提问和回答结束,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现场对“一府两院”应询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当场公布了测评结果。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金子招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是加速要素集聚的强大磁场。营商环境任重道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优化要素保障和法治环境,对标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人大常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社教在询问会上指出。
不止于答 跟踪督办务求实效
询问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优化环境才是目的。有的问题在询问启动阶段,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外贸企业奖补政策落实问题,市财政局在应询前迅速与市商务局协调沟通,将拖欠了4年共计411万元奖补资金于10月18日全部拨到商务部门,正在兑现到相关企业。在应询时,市财政局表态要举一反三,系统梳理完善奖补政策,简化办事流程,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国网黄冈供电公司在应询时表示,“转供电”问题综合治理正在推进,底数已经摸清,正在推广使用“转供电费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已清退违规收取电费374.19万元。
“人大专题询问始于问,不应止于答,这次专题询问会议后,我们将注重问题的整改落实和跟踪问效。”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方荣在接受湖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专题询问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将把对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决定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专题询问问题清单等,一并交由“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要求各有关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切实做到有询问、有整改、有督办、有效果,促进黄冈营商环境大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黄冈市人大常委会 杨志文 阮航)
责任编辑:丁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