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督查专报 >> 文章详情

“五级代表行动”督查专报(18)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7-07-21 01:59   [收藏] [打印] [关闭]

 倾心聚力拔“穷根”

——记省人大代表、荆门新港服装公司董事长杜洪金

杜洪金,汉族,195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荆门新港、浚源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他有荣誉使命、责任担当、品质内涵,特别是在“聚力扶贫攻坚、五级代表在行动”的活动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一、专注于“学”扶贫政策。他常说,素质决定能力,要当好人大代表,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开展活动前,他对于精准扶贫也只是了解大概,对于政策的执行并不清楚,但为了能在到活动中真正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他将《扶贫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脱贫攻坚保障机制政策》《主要扶持政策》以及《扶贫对象退出标准和程序》等资料带在身边。不管是在新港、浚源服装车间、血液透析浓缩液基地项目建设现场,还是在处理厂务、出差谈判途中,只要一有时间,就拿出资料开始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打电话向区扶贫办的同志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每晚睡觉前,他还打开网络,在网络上学习各地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把握扶贫攻坚新动向。伴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在入户时,能抓住问题,问到贫困户的心坎上,能针对贫困户的提问,熟练运用相关政策予以解答,不到半个月时间,就由一个“门外汉”迅速变成了行家里手。

二、专注于“研”扶贫措施。在对龙王村贫困户陈泽英的实地走访中,他了解到,该家庭有三口人,陈泽英患有精神残疾4级;其丈夫陈杰50岁,患有面瘫;其女儿陈丹丹22岁,考上大学目前还需交7000元学费,生活很拮据。如何提高贫困家庭的“自富”能力,把精准扶贫“短期脱困”与“长期脱贫”目标结合起来,成了一直萦绕在杜洪金代表心中的问题。为此,他实地走访陈泽英所在的龙王村富裕户、先进户15户,精准脱贫户8户,寻找陈泽英户脱贫的路径;深入车间问,杜洪金代表想到,自己厂里来自五湖四海的2000多工人里面,肯定也有很多来自农村,甚至很多工人自己家庭就是贫困户,这些实际的、多面的经验能够帮助自己在精准扶贫上更能集思广益、有的放矢,带着这样的目的,杜洪金代表深入车间走访了127名工人,整理了14条建议及经验。

三、专注于“行”扶贫济困。结合自己的思考,目前他为陈泽英家庭制定了“三步走”的脱贫路线。第一步自己为陈泽英家捐资5000元,加上积极为陈丹丹申请相关教育扶贫资金,帮助解决这个家庭迫在眉睫的教育经费压力。第二步在就业及创业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为陈杰找寻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其就业;一方面为陈泽英争取产业扶贫资金,为其购入鸡鸭鹅等家禽幼苗,并联系专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帮其家庭增加收入。第三步实现彻底脱贫的希望放在陈丹丹身上。杜洪金代表认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为此,他决定与陈丹丹就大学学习及人生规划等问题上多交流,发挥自己行业资源优势,适时提供实习锻炼机会,帮助陈丹丹提高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的能力,通过陈丹丹人生轨迹的变化彻底改变这个家庭的生存状态。“扶贫帮困是一个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得,他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人大代表的真正含义。(荆门市人大常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