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督查专报 >> 文章详情

“人大代表行动”督查专报(24)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17-08-08 09:44   [收藏] [打印] [关闭]

“销号”整改看崇阳

——崇阳县人大代表行动重抓落实见成效

7月30日,地表气温45摄氏度,冒着酷暑炎天,部分省市县乡人大代表再次“回访”崇阳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乡村老胡洞村。大家欣喜地看到,距离6月中旬第一次代表行动走访老胡洞村,人大代表交办的道路难行、通信不通、无医疗点、光伏发电上网难、易地搬迁房不适用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已经有4个问题得到解决,下一步将调整路网规划打通村组连接路,让老胡洞村群众的5个期盼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愿景。

据崇阳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王光新介绍,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反映了基层群众的呼声。通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放大效应,已经使千百万基层群众受益。有感于老胡洞村偏远地区缺乏卫生室的实际,崇阳县通过落实签约医生、建立小药柜、实行巡回医疗等办法,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就医难。这些做法普惠基层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受到了代表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在督促问题整改落实上,崇阳创新方式方法,有效推进县乡两级在办理代表问题和意见建议上用真功、动真情,有力确保了“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崇阳的具体做法有如下六项措施。

第一,分层交办明责任。人大代表的建议,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人大代表的建议,是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具体体现。在全省“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中,崇阳县第一次代表小组集中行动,聚焦“三大任务”,共收集到贫困户和选民的意见建议601条,现场答复328条,经代表小组讨论向乡镇交办273条。乡镇人大主席团向乡镇人民政府交办151条,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122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审议,向乡镇人民政府交办53条,向县人民政府交办69条,经归纳总结,向市人大常委会上报意见建议4条。接到县人大常委会转来的问题交办清单,县政府主要领导表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一府两院”及其工作部门的法定职责。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县政府将不遗余力、坚决办理!”这是政府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涉及民生事业方面的建议多达80余件,占2/3,主要集中在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国土整治、农村垃圾处理、电力通信等方面。政府按部门职能职责分解到相关部门,逐条督促办理。代表建议分层分级交办以后,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责任抓落实,避免了责任不清、相互推诿,实现了分工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

第二,分类整改建机制。结合全县脱贫攻坚的实际情况,崇阳县建立了分类整改落实工作机制。一是成立整改工作专班。设立产业扶贫整改组、易地扶贫搬迁整改组、医疗救助整改组、教育培训整改组、集体经济发展整改组、民生事业整改组、干部作风监督组等7个工作专班。二是分类制定整改方案。各整改工作组按照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规定时间表,划出路线图,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一大批代表意见建议得到有效办理。三是“对症下药”抓整改。产业扶贫整改组针对产业发展门路不多、增收渠道不宽的问题,提出实施产业项目叠加的整改措施,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为确保易地搬迁户“留得住、能致富”,叠加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等政策,解决了易地搬迁户后续发展问题。医疗救助整改组针对县外报销比例低的问题,提出为救助对象购买商业保险的初步方案,由县委、县政府上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教育培训整改组针对贫困户大学生补助政策未落实的问题,统一作出答复,下半年将在全县统一按标准发放。通过分类整改,崇阳的扶贫攻坚政策更接地气,已有政策的执行更加到位,帮扶干部的工作作风更加扎实。至目前县乡两级已办理完结47条,占17%;正在办理的63条,占23%;正在研究办理方案的179条,占60%。

第三,“代表回访”促整改。围绕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崇阳县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开展进村入户“回头看”,全面了解情况,商讨办理办法,因地制宜提出办理方案,督促承办单位和相关人员认真办理。在“代表回访”的监督下,各乡镇整改落实力度明显加大。沙坪镇承接的32件任务已办理完成19件,如枫树村一至四组的安全饮水问题,已投资20余万元整修当家塘三口,引水工程正在规划设计中;3.5公里路面硬化问题,路基已整修好;小叽水毁公路修复问题,已投资5万元修复完工。剩下13件正在办理中,如五、六、八三个小组的抗旱机站修复问题,已经确定将投资15万元整修机站,目前正在施工中。

第四,“办结销号”督落实。在该县铜钟乡上报的问题交办落实情况进度表上,清晰地写着:连接马桥村、茬下村木林桥护栏维修,已修缮完毕,销号;铜钟村4组老于头排水沟水利设施修建,已修建完毕,销号;清水村10组横山支渠塌方46米,已清理修缮,销号;个别贫困户房屋漏水、漏风,已纳入危房改造政策内,销号;分散易地搬迁户后续发展问题,已叠加其它扶贫政策,销号……这是8月2日崇阳县铜钟乡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办理进度。7月30日,崇阳县人大常委会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对交办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实行办结销号制,办结一件,销号一件,并规定在3个月内全部办结答复代表。各乡镇在收到通知后,加快了办理工作进度,铜钟乡16条意见建议,已办结销号6条,其余10条正在办理之中。通过实行“办结销号制”,倒逼整改落实进度,全县办理工作整体进度明显加快。

第五,“座谈听证”破难点。针对贫困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因涉及面广,矛盾较多,办理较复杂,整改落实难度较大,该县采取“座谈听证”的办法,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如该天城镇代表小组提出的“关于将天城镇城建范围内村、组四类人员纳入危房改造政策范围的建议”,涉及天城镇17个村,1376人。县乡两级政府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职能部门听证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中排查问题,与广大群众深度交换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化解内部矛盾,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座谈和听证情况,研究制定“旧危房货币化集中安置”政策,妥善解决了这一群众利益诉求问题。

第六,领导带头作示范。为进一步抓好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崇阳县切实提高站位,把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作为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盘谋划,全力推进,全面落实。县委明确提出,今后全县干部选拔任用要在精准扶贫一线考核,在精准扶贫一线选拔任用,鼓励和鞭策扶贫干部在一线建功创业。县政府要求,全县扶贫干部要进一步强化“绣花功夫”抓整改,深入一线抓落实。县政府还成立整改办理工作专班,县长亲自任组长,分管精准扶贫工作的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专项部署、专项办理、专项整改、专项落实。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办理落实代表意见建议提供了不歇的动力和坚强保障。全县千名扶贫干部顶着烈日奔赴各贫困村、贫困户,用务实的行动答写扶贫攻坚“考卷”。

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创新督办方式,崇阳“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喜讯连连。人大代表交办的意见建议,一件件、一桩桩逐一得到落实,让群众“小事”实现了“事事有回音”,这为做实基层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实现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詹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