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督查专报 >> 文章详情
“人大代表行动”督查专报(31)
黄陂区现有贫困人口33233人,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占37.6%。2016年,黄陂区在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的基础上,针对贫困人口还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自费医疗费用不堪重负的情况,区财政出资2450万元商业医疗保险和1000万元特别救助金,在人保财险黄陂区支公司投保,将贫困人口住院自费部分实行100%兜底报销。2016年,黄陂区理赔人数4883人,住院10362人次,总费用6010.8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3701万元,医院补偿8.4万元,大病保险288.7万元,民政救助392.7万元,精准扶贫保险理赔1620万元。个人最高赔付额达到32.89万元。从上面一组数字不难看出,黄陂区对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实行保险兜底的做法,无疑是一项利民、爱民的创新之举。
今年6月以来,黄陂区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要求各级人大机构建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人大代表当好贫困群众的贴心人。活动开展后,人大代表纷纷进入千家万户访贫问苦。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因病致贫人员十分感激区政府为贫困人群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筑起了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精准扶贫保险“四道爱民防线”,解除了害怕住院治病的后顾之忧。今年6月16日和8月4日,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委工作委员会主任郭玉吉两次带领人大代表到黄陂区蔡店街入户调查,村民反映医疗救助保险好是好,但存在着身份认定难、理赔手续繁琐、报销不及时等问题。经过集中梳理反馈,反映的这个问题不是个别情况,而是普遍现象。对此,黄陂区人大常委会迅速约见人保财险黄陂支公司负责人,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一是改变精准扶贫对象资料收集方法,由过去保险公司直接收集,改为村委会收集提供。村委会就近就便、情况熟、认定快,大大缩短了身份认定时间。二是加快理算速度,涉及健康扶贫的四个单位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益。三是开通“一站式理赔”。各定点医疗单位的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精准扶贫保险实行联通直补方式,精准贫困对象治愈后可直接出院,由医疗机构统一核算、分项划账。
黄陂区李家集街曾庙村精准扶贫对象吴茂花是保险兜底政策直接受益人,她因患重病,住院费达20.39万元,新农合报销8.9万元,大病保险支付5.28万元,民政救助2.82万元,剩余3.39万元全部由精准扶贫保险兜底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