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督查专报 >> 文章详情
“人大代表行动”督查专报(28)
——建始县“代表行动”抓创新见成效
建始县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53万人口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村92个、4.38万户13.7万人。全县把“人大代表在行动”作为当前重要工作,首轮活动以“突出三大建设、激发三个作用、注重三个关节”的“三三”工作模式,为全县精准脱贫助力加油。
一、突出三大建设,让活动落实落地
1.抓住活动契机,把阵地建齐。活动开展以来,全县10个乡镇代表活动阵地全部建齐。所有人大主席团建设了“人大代表之家”,67个代表小组在中心村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站“三上墙”,代表之家统一做到“四上墙”,还做到有牌子、有桌子、有柜子、有学习资料、有饮水机等必需设施。分层级建立微信圈、QQ群,建强代表活动网上的“家”和“站”。
2.突出职务优先,把身份定位。全县67个代表小组,就有43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任小组负责人。3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人大主席)带头抓试点,推动活动有序进行。县委书记等县四大家20多名领导干部,以代表身份参加活动,对所联系乡镇进行检查督办。部分乡镇对人大专职副主席的工作进行重新调整,主抓人大工作。
3.进行履职管理,把代表激活。一是代表归队,全县918名五级代表混编67个代表小组,组建186个小分队,联系全县410个村社。二是流程规范,代表小组严格按照“集中-分散-集中-交办”的环节和一问二看三查四评五议“五步工作法”的步骤开展活动。三是责任明确,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5名代表,代表联系5名贫困户等。全县人大代表共与4590户贫困户联系,激活代表作用。
二、激发三个作用,让活动高位推进
1.桥梁纽带,当好宣传员。一是做好政策指导,全县第一次活动共走访贫困户4000多户,按照编印的《代表监督指南》,将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一批含金量高、含情量重的政策送到贫困户家里。二是做好思想引导,通过政策宣传讲解和典型说法,鼓励群众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三是做好矛盾疏导,全县代表小组化解50多起农村山界林权、建设占地、家庭矛盾等问题。
2.监督促进,当好监督员。全县代表小组精准“绣花”,通过进村翻阅档案资料、入户询问调查、现场查看项目等方式,查帮扶制度执行情况,看“走亲”活动是否经常,查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看帮扶承诺是否兑现,查档案资料完善情况,看基层基础是否扎实。共收集代表意见建议199条,现场研究处理46条。
3.参与推动,当好示范员。人大代表各展所长办实事。领导干部代表切实履行工作责任,带头协调督办,解决实际问题;专家学者代表用专长服务脱贫攻坚,破解发展难题;市场主体代表到贫困村(组)投资兴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基层一线代表带头真抓实干,体现一线担当。涌现出了认真监督“五个一批”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光国、聚集留守人员促脱贫的省人大代表唐瑛、用乡风文明助脱贫的州人大代表黄光伟、以专业合作社拔“穷根”的县人大代表齐在兴、把活动建在村头车间的乡镇人大代表崔金莲等一批先进典型。
三、注重三大关节,让活动取得实效
1.重视交办环节,抓好建议“落实关”。一是建立由近40个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集体行权研究问题。分析受理的代表建议,分清哪些是要求过高、难以解决的,哪些是经努力可以办结的,哪些是应尽快解决的,在此基础上,归类分流。二是建立意见建议分层交办反馈机制,全县乡镇交办意见132件,县级交办意见21件,涉及易地扶贫搬迁、生产发展、危房改造、旅游扶贫等8个方面。按照法定程序,县乡两级以会议的形式,书面交给政府部门办理,两级政府照单全收。
2.严格督办环节,抓好办理“导向关”。建立由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分管委(室)参加的活动督导机制,5个小组采用“三看两评”的方式分头开展督导36批次。“三看”即“看措施”,办法是否可行;“看态度”,答复后是否有实际行动;“看效果”,是否较好地解决问题。“两评”:先由提出建议的小组评,再交督导组形成评价意见。“三看两评”认为,县政府列出清单、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形成了县政府统筹抓总,县政府办加强协调,主会办单位积极配合,承办单位注重与代表沟通协商的格局。
3.盯紧办理环节,抓好群众“满意关”。交办会议后,县政府3次召开专题会议,突出问题导向办理。针对“产业扶贫效果不佳”的问题,统筹2300多万元资金发展特色产业,确定6个村实施贫困村主导产业“交钥匙”工程试点,通过采取购买市场主体服务、建管三年的方式发展村级主导产业。针对“驻村帮扶不实”的问题,实现贫困村、贫困户驻村帮扶“两个全覆盖”和驻村备案管理,完善驻村工作队月例会、季汇报制度。针对“基础设施短板”的问题,制定《精准扶贫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方案》,整合资金22.23亿元,搭建八个项目平台,建立精准扶贫的建设项目423个。(建始县人大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