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督查专报 >> 文章详情
“五级代表行动”督查专报(13)
——张岱梨参加来凤县翔凤镇大沟代表小组活动
7月7日,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岱梨赴来凤县,参加翔凤镇大沟代表小组“聚力脱贫攻坚、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
下午3点,代表小组17名代表来到翔凤镇老茶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代表活动室集中召开碰头会。会上,向每位代表发放了《给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的公开信》、翔凤镇人大主席团关于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实施方案、大沟代表小组第一次活动实施方案以及精准扶贫政策汇编等资料。代表小组组长、县人大代表、翔凤镇大沟联络处党总支书记杨洪主持会议,他介绍了代表小组成员情况和代表小组活动范围内6个村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6个村共2723户10509人,建档贫困户839户3033人,自2014年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逐步形成了“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目前已脱贫577户2272人,仍有存量贫困户262户761人。随后,代表们讨论确定了本次活动的任务、步骤、分组和走访方法。杨洪反复强调“大家到每户贫困户家里一定要做到‘五问’,了解真实情况,查找突出问题。”
碰头会后,17名代表分成6个小分队分别到马宗岭村、老茶村、何家坡村、枫香村、香花村和白岩村等6个村走访贫困户。“家里有几口人?什么原因造成的贫困?帮扶干部是谁?到家里来过几次?采取了哪些帮扶措施?现在急需解决的困难是什么?”在老茶村,张岱梨与覃玉斌、李碧友代表来到郑方生、郑安成、黄利于等3户贫困户家庭详细询问情况,察看贫困户资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明白卡。听到郑方生反映儿子患尿毒症除透析费政府已经解决外,每月还需要吃2000元左右自费药,帮扶干部今年只到家里来过两次,还没有拿出解决办法,张岱梨当即指出帮扶干部工作不够细致踏实,精准帮扶没有到位。在了解到黄利于19岁的女儿自初三患风湿性关节炎休学已经四年,现在病情有所好转,女儿想上学又担心家里没钱时,张岱梨嘱咐当地干部联系一所中职学校,让孩子学一门技术,解决家里的后顾之忧。走访中,代表们每到一户都积极宣传党的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自强自立、坚定脱贫信心。
5点半,6个小分队返回老茶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代表活动室,分别汇报了走访调查情况,提出了“帮扶干部工作不够细致、落实扶贫政策力度不强; 对因重病、大病致贫的贫困户帮扶政策倾向性不强、措施不力; 急需修、扩建村级产业路和环村公路;辖区内(干溪河)河堤河道要整固治理;修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池、建立垃圾清运长效机制;村民生活用水困难;贫困户家庭成员上学难、就业难”等7个方面问题。代表们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县政府要加大对帮扶队员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任务要求和考核评价标准。”“帮扶队员要在精准帮扶上多下功夫,对帮扶贫困户家庭情况能够如数家珍,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到人。”“当前剩下的贫困户有50%以上是因病致贫的,省州县都亟需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设立政府输血兜底防线,解决这些深度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贫困户对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表示感谢,没有提更多要求,反而关心村里的公共设施、环境建设,希望县里对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上级政府给予更多扶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建言献策。最后,代表小组决定将走访发现的问题形成文字材料提交翔凤镇人大主席团研究处理。
活动结束时,张岱梨强调,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责无旁贷。要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把“聚力脱贫攻坚、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抓紧抓实,精准发力,务求实效。要聚焦精准扶贫,立足人大职能,以依法监督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着力推动问题的解决,使人大代表的监督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持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