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声音 >> 文章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龚定荣:大力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对于促进农产品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是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湖北省潜江市深入实施“南红北绿”战略,把产业振兴作为关键抓手,着力打造“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品牌和推动“潜半夏”产业化发展,提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围绕“大力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龚定荣表示,当前,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存在产业开发重视不够、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地标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深度。
“建议做好政策引导支持,出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路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地标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同时,重点选取一批基础好、带动好、效益好、潜力大的地标农产品开展示范建设,并对产业化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龚定荣说。
龚定荣建议,完善建立地标农产品“原种保护、良种繁育、生态种养、品质控制、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重点加大地标农产品龙头企业和专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做大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价值链。通过地标农产品的延伸开发,带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效益。
他还建议,完善地标农产品生产、研发、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配套服务,加大对地标农产品标准化种养基地和标准化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行业标准、信息服务、技术支撑、创新研发、检验检测、电商销售、人才培养等立体化服务体系,提高地标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水平。
提高“四力” 筑牢基层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着力补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短板。龚定荣表示,去年以来,潜江深入推进“双报到双服务”,让党员干部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生力军,各基层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的前哨指挥所。同时,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发展体系,完成56个社区工作人员转岗、薪级调整、招聘工作,积极探索“五社联动”服务新模式,形成了多方参与的多元基层治理格局。潜江计划3年投资30亿元,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等一大批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全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通过深入推进数字潜江、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感知+智能+治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综合人民网湖北、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