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声音 >> 文章详情
张文喜:划分标准更细致 农田才能“活”起来
来源:湖北新闻
时间:2020-05-19 14:29
[收藏]
[打印]
[关闭]
耕地与农田,是乡村最宝贵的资源。 肩负着村党支部书记和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的张文喜,这几年,一直在关注乡村农田的发展与规划。今天的《代表委员履职记》一起听听他对盘活耕地农田资源的建议。
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陈玉村,1000亩早熟桃基地生机勃勃。但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过去,年轻人外出务工,陈玉村成了空心村。作为村支书,张文喜知道,问题的关键是因为农业收益偏低、耕地流转不畅、耕地保护不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文喜去年就在两会上呼吁,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的第一步,就是从自家村庄开始。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陈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当初有几户农户他非常不同意,他认为我的土地我有使用权,我有承包合同,你不能随便动我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一进行翻耕的时候,他们家还是不动,我然后就带着村两委干部上门,然后他们被我们的真诚打动了。”
老百姓在土地使用的观念上,活了。但张文喜代表发现,政策对农田用地的限制,是另一个难迈的坎。现在,国家政策允许部分基本农田从事养殖,但是对什么样的农田可以用来养殖,没有划分标准。他在调研中就发现,自己所在潘塘街的大片荒地坡地,本来是畜禽养殖的适宜区,也有很多大型养殖企业来考察过,但是因为政策不明晰,主管部门不敢轻易决策,这些企业迟迟未能落户。
今年,张文喜代表建议,对农田的功能进行更细致的标准划分。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陈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希望国土部门应该来说基本农田也好,一般耕地也好,通过土地的综合,实地勘测、勘测。进一步的落实这一块是不是基本农田,是一般更低又是基本农田怎么样调整。进行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全国性的进行一个大调查,大排查,达到土地的综合利用、合理利用。”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祝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