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视广播 >> 文章详情
《人大聚焦》第七十六期 | 打好组合拳 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百姓视角,关注人大!欢迎收看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承办的电视专栏《人大聚焦》。
关注长江大保护
荆州人大:打好组合拳 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大江奔流,亘古不息。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6月30日至7月4日,栗战书委员长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湖北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依法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我们专栏推出“长江大保护”系列报道,看湖北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眼长江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恢复,加快推进长江保护相关立法修法工作,担负起监督法律法规实施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美丽湖北绿色崛起贡献人大力量。
长江大保护 “小小代表”在行动
荆州市荆州区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主任 张昌桂:我们都是长江边上长大的小朋友、小伙伴,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要用法律来对它进行保护。
荆州市人大代表 戴明华:让我们很小就了解什么是人大代表,可以从小培养我们当家作主、做主人翁的态度和意识。
近日,荆州市荆州区西城街道人大工委和荆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联合开展了“长江大保护 小小代表在行动”活动。10名小代表和荆州市人大代表戴明华一起,沿着长江沿线、引江济汉工程取水口探访长江大保护工作。荆州市荆州区水利和湖泊局、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分局的相关负责人也来到现场,为小小代表们讲解水生态情况。
荆州市生态环境局荆州区分局工作人员 阳青: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从小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特别是我们住在长江岸边,孩子对于长江大保护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性的理解。
随后,小代表们还到三义街社区代表联络站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人大及人大代表基本知识。小小代表们结合现场学习和生活实际围绕长江大保护提出了自己的“代表建议”。
荆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学生 鲁严金虎:我们是“小小代表”,做不了很大的贡献,但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不乱丢垃圾,污水不乱排。
荆州市人大代表 戴明华:(孩子们)增进了对人大这项工作初步的认识,相信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会逐渐担当起他们应有的社会责任。
出台全省首个保护单一湖泊的地方性法规 破解“九龙不治水”
“小小代表在行动”是荆州人大代表活动中的一个创新之举。保护长江,推进湖北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进程中,地方立法发挥着关键作用。长湖,位于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交界,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通过江汉运河联通长江和汉江,是大自然赐予荆州的一座后花园。曾由于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加强长湖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2019年4月1日,湖北省首个“一湖一法”地方性法规《荆州市长湖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这也是荆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自2016年1月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三部实体性法规。
荆州市长湖生态管理局局长 柴云:《荆州市长湖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之前,长湖的管理是多头管理,“九龙治水”各管各的,谁都在管,谁都没有管好。自从《荆州市长湖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以后,赋予长湖生态管理局统一管理长湖的综合执法权,实现了对长湖的全面综合执法。
同时为有效实施长江十年禁捕,打击长湖流域非法捕鱼及垂钓行为,长湖不仅在管理上落实了河湖长制,还建立24小时护鱼巡逻机制,今年来更是加大执法力度,在长湖流域实施了“天眼工程”。
荆州市长湖生态管理局综合执法科科员 陈石:曾经我们是以人力巡查为主,水陆结合进行岸线的巡查和湖域的巡查,如今我们天网工程建成后,能建成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体系,能够对非法捕捞的行为形成更严厉的震慑作用。
经过了三年的努力,长湖水质有了大幅地提升,久违的水鸟也选择在长湖栖息,实现了长湖湖畅水清,岸绿景美,再现沙鸥翔集,鱼翔浅底的大美长湖景象。
荆州人大:监督有力度 护一方岸清水绿
立法为先,做实监督。近年来,荆州将长江生态修复任务摆在首要位置,位于沙市区的柳林洲长江岸线,曾经是荆州码头最集中的地方,沙石漫天、杂乱不堪。为了彻底改变这一情况,2019年,荆州市启动了柳林洲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为了能让工程高效保质地完成,荆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地监督检查。
荆州市沙市区人大代表 尹栎栏:项目启动以来,我们组织我们的代表小组,就项目的进展、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视察,我们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促进了整个项目及时顺利地推进。
经过三年的改造,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柳林洲,成了网红打卡地,是荆州市民纳凉休闲的好地方。
荆州市民 吴时荣:我现在天天早上一趟晚上一趟,顺便在江边搞下锻炼,鸟语花香,(柳林州)自从改造了之后真的是两重天。
荆州人大:打好组合拳 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湖北境内长江干流河长1061公里,拥有全国最长的长江岸线,其中长江荆州段就占到了近二分之一。荆州作为湖北省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大保护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荆州人大积极发挥人大力量,为长江大保护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积极推进长江保护法全面有效实施,依法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罗中平:行立法之责,不断完善配套相关法规和规定,加强了我们这个区域长江大保护,解决相关的问题提供法律上的保障;第二个就是依法监督,让我们的政府以及各部门认真对表法律的条款和规定,进一步落实自己的责任清单,形成长江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荆州市各级人大代表都是各展其长、各显其能,都在自己各自的岗位上,聚焦长江大保护的主题,发挥各自的作用。
代表行动
“小切口”带动“大民生” 人大代表履职解民忧
在咸宁崇阳,当地人大以“湾子夜话”“星空夜话”“政企夜话”“农家夜话”为契机,开展“代表行动”,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助力乡村振兴,选取小切口,融入大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天我们去夜话现场去听听大家有哪些心里话。
说到在村里就近打工,崇阳县白霓镇三溪村村民汪贵梅感触颇深。
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三溪村村民 汪贵梅:以前帮人搞卫生,在饭店里洗碗,现在年纪大了打工没人要,所以在这里跟他摘一点辣椒摘菜,还是很好的。
汪贵梅说,现在是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她现在就在村里蔬菜基地采摘,当天工资现结,手脚麻利的她三小时下来就能有120元收入。像汪贵梅一样,很多村民都就近获得了工作岗位,如今蔬菜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既让大家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也富了乡亲们的口袋,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这一切,得益于白霓镇的县人大代表尧浩光在开展代表行动活动时发现的问题。
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三溪村村民 饶晓伟:(代表)他们经常过来问我们家庭情况,疫情没有出去打工,希望在家门口找份工作。
人大代表当“就业红娘” 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
尧浩光得知,目前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影响,村民收入锐减,他通过走访调研,提出了《关于依托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建议》。
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胡涌:这个建议有效地办理和落实,正好我们政府部门通过“一下三民”(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的活动,了解到企业有用工需求,通过双向的结合,让我们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蔬菜基地也好 ,中药材基地也好,水果基地也好,就近就地就业。
随后,县、镇人大代表,联合镇政府及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奔赴全镇各个农业产业基地,对各基地的用工需求进行调查摸底,代表们根据不同基地的招工范围、用工性质、年龄限制等不同要求,到各个村发布用工信息,与有就业需求的群众合理匹配。据统计,全镇共有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产业的基地110余个,通过镇人大和政府积极协调,组织了1700余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湖北(崇阳)裕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 阮向阳:迅速解决了我们这个用工荒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燃眉之急,否则我们的菜都会烂在地里,面临订单不能交付的问题。
崇阳县人大代表 尧浩光:就业就是能够代表民生,老百姓的呼声就是我们人大(代表的履职)方向,接下来我还会发挥代表作用,深入一线,尽量把老百姓的心声反馈出来。
崇阳:1115名人大代表履职一线解民忧
像这样,在代表行动的助力之下,通过召开微协调会,“湾子夜话”“星空夜话”等形式,蔬菜育苗难、竹子废弃物焚烧等一大批问题得到解决。截至目前,全县1115名五级人大代表共收集意见建议1105条,现场答复解决985条,剩下的120条,崇阳县人大常委会将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分解办理。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已经为代表履职搭建了立足基层、贴近群众、覆盖城乡的工作平台。
崇阳县人大常委会代表选举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楚雄:今年我县标准化规范化建设12个乡镇代表之家和66个代表联络站,五级代表进家进站开展代表活动,实现了人在“家站”聚、事在“家站”办、力在“家站”使、心在“家站”留 ,代表活动进一步深化。
代表风采
姚凤君:果农心中的“姚隆平”
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发展水平关乎着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命脉。湖北省人大代表、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姚凤君躬耕荆楚大地书写着桃树传奇,见证着一片片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崛起。年近七旬的他依旧奔走在田间地头,潜心研究种子,反复进行着对比试验,来看他的履职故事。
八月的湖北,暑意浓浓。在老河口市袁冲乡夏诗荷雨村,湖北省人大代表姚凤君正在果园里指导农户如何做好夏季果树修剪。放眼望去,桃林内黄绿交错,圆润饱满的黄桃垂挂枝头,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省人大代表 姚凤君:作为一个农民代表,肩上有责任,心中有农民,在(乡村振兴)产业化发展大力支持下,他们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我作为一个人大代表,作为一个科技人员,我的技术得到了落实,农民得到了实惠,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姚凤君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果树育种专家,被当地人亲切唤作“姚隆平”。如何让差异性大的品种强强联合,培育出适合本土生长的水果,成为他不断探索的课题。他引进试种国内外优良果树品种,全球各地黄桃种子在试验田里“落地生根”,他带领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闯过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省人大代表 姚凤君:种业是农业的绿色“芯片”,它耗时时间长、投资大、见效慢,但是又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一个品种(需要)历时12到15年,必须要执着,你必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姚凤君培育出了屡获国家级一等奖的春雨黄桃系列。为了与市场对接,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资金、渠道,让黄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型产业,带领果农走上致富路。
老河口市禹浩家庭种植农场负责人 董圣华:(姚凤君)工作是兢兢业业的,不管是晴天下雨,40度高温的情况下,他还是会过来跟我们技术指导,的的确确是没得话说。
湖北四和种业有限公司副经理 杨勇平:他是我们科技带头人,在全国推广面积有十五万亩,老河口将近两万亩大面积种植,成为老百姓的摇钱树,今年生产供应是供不应求。
八月初,他培育的“春雨1号”品种,荣获2022全国早中熟桃品鉴大赛金奖。引来中央电视台《中国三农报道》栏目组,央视频道APP对春雨合作社黄桃采摘进行直播和报道。
省人大代表 姚凤君: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品种能够富一方群众、活一个产业,带领一大批人发家致富,发挥了我们技术的作用,这个效果好了,我自己觉得有成就感。
2012年姚凤君当选为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他深知农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他通过多方走访调研,听取基层果农的心声,提出了《关于支持湖北果树杂交育种工作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高度重视。
省人大代表 姚凤君:阳光玫瑰的葡萄,包括猕猴桃,这些大多是国外的品种,出现了我们优良品种卡脖子问题,对此我作为一个代表,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这个建议就写了。写了以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转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农村厅对此非常重视,在我们果蔬产业方面,在优质果品打造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建设上面都给予了支持。
眼前这个一百多亩的合作社,就是享受了相关政策补贴建成的,如今果园迎来丰产期,果农们正忙着采摘黄桃,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老河口市禹浩家庭种植农场 任淑琴:通过姚代表提的一个优质果品的建议,我们当地政府给我们享受了一个三十万财政补贴,现在果园才顺利地建好了,我们的日子才有了盼头。
十年履职路,一颗为民心。姚凤君说作为一名老代表,他还会一如既往,扎根基层,持续关注农业农村农民,为乡村振兴发声。
多年来,姚凤君深入基层听取民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成为人大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